中止执行的法律后果有什么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院的判决是赋予国家强制力的,你应该主动履行。如果不履行有三个后果: 1、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措施很多,可以对你的住宅进行搜查,包括拍卖、变卖、扣押你的财产,冻结你的银行帐户,还可以查封你的住宅。 2、如果拒不执行,法院可以处于15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下罚款,并且可以重复适用。 3、拒不执行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情节严重的,就触犯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构成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就算经过了以上处罚,行为人还是要承担赔偿责任,除非永远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如果只是暂时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会中止执行,等到行为人有财产可以执行的时候,法院就会恢复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执行死刑前停止执行有什么后果
执行死刑前,会停止执行的情形是:执行死刑前,下级人民法院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执行前罪犯具有揭发重大犯罪事实等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或者罪犯正在怀孕的。
2020.09.06 128 -
法院强制执行的后果是什么呢
法院强制执行的后果是: 1、有能力履行而拒不执行的,法院强制执行财产,将被拘留或者罚款,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 2、强制搬出房屋或者土地,是指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强制搬迁被申请执行人在房屋或者特定土地上的财产,腾出房屋或者土地,交
2022.04.12 1,085 -
立功后的法律后果有什么呢
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嫌疑人的。
2020.11.29 108
-
法院执行中止执行的后果是什么
中止执行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民法院应当暂停一切执行活动; 2、执行程序的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不得该变中止执行前的财产状况和事实状态。如申请执行人不得擅自采取行动向被执行人追索债务:
2021-03-10 15,340 -
法院中止执行什么后果
中止执行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民法院应当暂停一切执行活动; 2、执行程序的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不得该变中止执行前的财产状况和事实状态。如申请执行人不得擅自采取行动向被执行人追索债务:
2022-05-11 15,340 -
法院执行中止的后果是什么
中止执行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民法院应当暂停一切执行活动; 2、执行程序的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不得该变中止执行前的财产状况和事实状态。如申请执行人不得擅自采取行动向被执行人追索债务:
2022-05-29 15,340 -
中止执行后的后果是什么
中止执行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民法院应当暂停一切执行活动; 2、执行程序的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不得该变中止执行前的财产状况和事实状态。如申请执行人不得擅自采取行动向被执行人追索债务:
2021-03-10 15,340
-
00:52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有以下四点,分别是: 1、合同关系的终止,使合同的担保及其他从义务关系也归于消灭,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履行; 2、合同关系的终止使双方产生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 3、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定权
671 2022.05.27 -
00:49
被强制执行有什么后果
被强制执行的后果如下: 1、如果有能力履行而拒不执行的,人民法院会强制执行名下财产,会被拘留或者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3,005 2022.06.22 -
01:19
强制执行没有钱有什么后果
借贷关系中针对欠款人没有钱还款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被执行人出现暂时无财产可用来执行的,法院一般会采取中止执行的方式,等到被执行人有能力或有财产时,法院再作恢复执行;如果出现被执行人永远无能力履行还钱义务的时候,法院一般会终结执行,执行程序
31,23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