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跑路债权人应该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借款的时候应当了解对方的资产情况,尽量保留一些其财产状况的复印件,比如房产证,行驶证等,而且也要对借款的证据做一定的准备,比如相应的借条及银行转账凭证。这样起诉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保全其财产,一方面如果其跑路,借款人可以在法院判决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例如,根据2013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正式实施,“老赖”信息被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其中限制“老赖”高消费的主要内容包括: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这些限制高消费的行为将会帮助债权人在以后的时间,更有机会获得法院的执行款,让老赖无处遁形,逼迫其主动来履行相应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十条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人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务人跑了债权人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债务人有其他财产的,债权人可以在起诉前或者起诉后申请法院财产保全。冻结和查封对方的财产。
-
债务人跑路了如何追债
债务人跑了的追债:如果债务人的财产是夫妻共同共有,一方失踪的,配偶就有为对方还债的义务;或者债权人可以以利害关系人的身份,向申请法院宣告失踪,由法院指定财产代管人,债权人再向财产代管人请求债务履行。
2021.02.04 146 -
债务人跑路了如何追债
债的关系一旦产生,法律关系中的债务人就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即履行法律规定的债务。根据相关法律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债款。起诉时应持有借据等证明借贷关系存在
2021.04.30 404 -
债务人跑路了如何讨债
债务人跑路了讨债: 1、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判决之后可以申请执行欠债人的财产; 2、如果下落不明满二年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然后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清偿债务。
2021.02.21 176
-
债务人跑路,债权人应该怎样处理
在借款的时候应当了解对方的资产情况,尽量保留一些其财产状况的复印件,比如房产证,行驶证等,而且也要对借款的证据做一定的准备,比如相应的借条及银行转账凭证。这样起诉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保全其财产,一方面如果
2021-09-29 15,340 -
债务人跑路,债权人该怎么处理?
在借款的时候应当了解对方的资产情况,尽量保留一些其财产状况的复印件,比如房产证,行驶证等,而且也要对借款的证据做一定的准备,比如相应的借条及银行转账凭证。这样起诉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保全其财产,一方面如果
2021-08-02 15,340 -
的债务人跑路了该如何追债
债务人跑了的追债:如果债务人的财产是夫妻共同共有,一方失踪的,配偶就有为对方还债的义务;或者债权人可以以利害关系人的身份,向申请法院宣告失踪,由法院指定财产代管人,债权人再向财产代管人请求债务履行。
2022-06-24 15,340 -
债务人逃跑欠款应该如何处理?
1、如果涉嫌诈骗就去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并由警方帮你追回借款。2、如果只是纠纷,并且借款人还有其他财产,你有其借款的证据,建议你马上起诉并保全财产,追回借款。3、只有借款证据,而其没有财产
2022-09-03 15,340
-
01:17
如何区分债权人与债务人通俗的来说:债权人就是借款项的人,是债主;债务人是欠钱的,是欠账人。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区分: 1、定义不同,债权人指的是银行或金融机构借贷人和供应商。他们或者给予了公司贷款,或为公司提供了存货物资和设备;而债权人则是指债之关系中有义务
4,628 2022.04.17 -
01:28
债务人死后债务该怎么处理债务人死后债务如何处理,需要看债务人有无继承人。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如果债务人有继承人且继承人选择继承遗产的,应当在继承遗产范围内对债务人进行清偿;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则债权人不能要求继承人清偿债务人的债务,
697 2023.01.04 -
01:18
如何处理个人债务纠纷处理个人债务纠纷的方式如下: 1、当事人可以通过自行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 2、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采取仲裁的方
671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