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保证合同无效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保证合同在下列情形下无效: 1、保证合同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 3、违法的、违背公序良俗的; 4、主合同无效而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是: 1、国家机关未经国务院批准而与债权人签定保证合同的,保证无效。 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保证无效;但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除外。 3、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及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 4、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担保合同,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 5、董事、经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十条的规定,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 6、以法律、法规禁止流通的财产或者不可转让的财产设定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 7、主合同无效,保证合同无效。 8、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 9、主合同债权人一方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保证无效。 10、主合同债务人一方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胁迫事实的,保证无效。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保证合同的无效指保证合同不具备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因而不能发生预期的法律效力。保证合同无效有以下两大情形: 1、主合同无效而致保证合同无效。根据保证合同的从属性,主合同无论基于何种事由而无效,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保证合同附从于主合同因该种事由而无效。 2、主合同有效,保证合同因自身原因无效。部分无效主要产生于当事人约定的保证责任范围超过了主债务范围的情形,此时,超过部分的保证应归于无效。
-
什么情况下使用保证合同无效
保证合同可能因以下情形而归于无效: (一)法人的分支机构、内部职能部门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于债权人订立的保证合同。 (二)主债权人一方或者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恶意传统,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提供保
2021.04.23 108 -
什么情况下担保合同无效
1.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2.债务人与保证人共同欺骗债权人,订立主合同和保证合同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3.主合同债务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胁迫事实的
2021.01.20 127 -
什么情况下合同无效的
《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有: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 (四)违背公序良俗签
2021.03.11 161
-
什么情况下保证合同无效的?
保证合同在下列情形下无效: 1、保证合同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 3、违法的、违背公序良俗的; 4、主合同无效而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
2022-06-07 15,340 -
什么情况下保证合同无效
保证合同在下列情形下无效: 1、保证合同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 3、违法的、违背公序良俗的; 4、主合同无效而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
2022-05-12 15,340 -
保证合同什么情况下无效
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未经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的; 2、采取了欺诈、胁迫等手段; 3、国家机关未经批准而签订保证同的; 4、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 5、以法律、
2022-06-01 15,340 -
保证合同在什么情况下无效
保证合同可能因以下情形而归于无效: (一)法人的分支机构、内部职能部门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于债权人订立的保证合同。 (二)主债权人一方或者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恶意传
2022-05-17 1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