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涉嫌渎职罪了,缓刑严管跟普管的区别是什么?

涉嫌渎职罪了,缓刑严管跟普管的区别是什么?

2022-07-26 14:2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26回复

专业分析:

不同管理类别采取相应的监管矫正措施。严管各方面监管要严格得多,学习时间、劳动时间更多,汇报次数也更多。宽管则相对较少。如福建省社区矫正的规定:适用严管的社区矫正人员每周口头或者电话报告一次,每两周书面报告一次;适用宽管的每两周口头或者电话报告一次,每季度书面报告一次。严管社区劳动时间为不少于12小时,宽管为不少于8小时。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缓刑严管期多久变普管,是由矫正小组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的,没有具体的时间。手续是司法所办理的,不是缓刑人员办理的应当经矫正小组集体研究,并报司法所负责人批准。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根据监狱管理机构的规定实行不同的分级管理待遇,比如云南省监狱的分级管理制度如下。

律师普法更多>>
  • 涉嫌渎职罪渎职罪怎么认定
    涉嫌渎职罪渎职罪怎么认定

    渎职罪构成要件包括: 1、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3、主观要件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 4、客观要件渎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

    2020.02.12 249
  • 涉嫌渎职侵权罪是指什么?
    涉嫌渎职侵权罪是指什么?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犯罪,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构成滥用职权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3.22 129
  • 什么叫管制刑 管制与缓刑的区别是是什么
    什么叫管制刑 管制与缓刑的区别是是什么

    管制刑是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与缓刑的区别如下: (一)法律属性不同。 (二)司法实践不同。 (三)技术层面不同。 (四)适用后果不同。

    2020.04.24 167
专业问答更多>>
  • 缓刑宽管与普管的区别

    不同管理类别采取相应的监管矫正措施。严管各方面监管要严格得多,学习时间、劳动时间更多,汇报次数也更多。宽管则相对较少。 如福建省社区矫正的规定: 适用严管的社区矫正人员每周口头或者电话报告一次,每两周

    2022-07-10 15,340
  • 管制跟缓刑有什么区别

    管制与缓刑的区别:简单地说,管制是刑罚的一种,而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被判处管制的被告人,不限制其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监督执行,期满则执行;执行缓刑的,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被告人,给其一定的考

    2022-06-23 15,340
  • 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与食品监管渎职罪区别是什么?

    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是指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2022-07-05 15,340
  • 拘役跟管制跟缓刑之前区别主要是什么?

    管制与缓刑的区别1、从法律属性上比较。虽然管制开放性刑种,并且从逻辑上讲是最轻的一种,但是由于它没有缓冲手段,一旦罪犯被判处后,必须立即交付执行,并且要实实在在地执行。当然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减刑。缓刑不

    2022-07-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玩忽职守与渎职罪的区别 01:11
    玩忽职守与渎职罪的区别

    玩忽职守与渎职罪有以下三个区别,分别是: 1、主观方面不同。渎职罪主要是由故意构成,个别情况下也可以由过失构成。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由故意构成; 2、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完全相同。渎职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

    14,239 2022.10.03
  • 缓刑与拘役的区别是什么 01:28
    缓刑与拘役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缓刑和拘役共同之处都是属于刑事处罚的一种,两者都会被剥夺一定期限的犯罪人的人身自由;主要的区别有以下: 1、缓刑和拘役的执行方式是有区别的。拘役是在看守所执行;缓刑是暂时不执行收监。 2、缓刑和拘役的定义是有区别的。 拘役是短时间的剥夺

    1,857 2022.04.15
  • 什么是涉嫌诈骗罪 01:08
    什么是涉嫌诈骗罪

    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对他人的财物进行诈骗的行为。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再次,成立诈骗罪

    4,745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