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这个如果是分析题的话第一:法治社会的要求:在法治社会中,一切行为准则都是以法律为基础,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一律平等,不存在法律特权阶层,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法律,违法必究,在社会行为中,法律是最大的第二:社会有法律的要求:社会行为有法律的规范,这一点和古代临时判决不同,任何行为都是有法律所规范的,人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第三:社会有法和法制社会的区别:首先,就是法律的约束范围,法制社会里,法律最大,人人必须守法;而社会有法不同,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社会也有法律,但法律要么偏向于特权阶层,而且皇帝是不受法律约束的,可以说人大于法。其次,从法学角度来说,“恶法亦法”,在法制社会里,法律必须是公平,公证,公开,平等的,而社会有法,法有可能是保护特权,惩治平民的恶法,但恶法亦法,却不是法治社会的要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关系是相互相成,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法治是在回应社会需要中不断完善的。尽管法律并不必然与社会保持同步,但是,法律的变迁从来都没有与社会发展相脱离。法律是社会中的法律,社会变迁导致法律变迁,同时,法律又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工具,法治的实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在社会中的实际运作状况。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
-
法律行为与准法律行为关系是什么
法律行为与准法律行为关系是:两者的联系:1、二者都是当事人的表示行为;2、二者都必须要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是当事人是主动意思的,这样才具有法律后果;两者的区别:1、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律上的效果是由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2、准法律行为的效
2022.04.16 3,897 -
目的行为与手段行为的牵连关系
当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均为财产犯罪,确定犯罪数额时不能简单适用择一重处理规则.当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触犯的罪名相同时,会存在单个犯罪数额未达到入罪标准,和两个数额均达到入罪标准的情况.当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触犯的罪名不同时,又会存在触犯的罪名法定
2020.01.22 1,705 -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关系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是递进关系,具体而言即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是生效的前提,一般的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即生效,成立和生效可以同时具备,但也有法律行为成立后尚未生效的几种情形,附生效期限的、附条件的、需要登记批准的。而对于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
2022.04.16 7,346
-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关系
、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3、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
2022-03-09 15,340 -
什么是法律行为和法律行为的关系
(1)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根据意思表示内容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也就是说,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没有真实意思表示,就不是法律行为。 (2)意思表示不等于法律行为。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的建立需要
2021-11-01 15,340 -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的关系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代理是民事主体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民法总则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规定的基础上,对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主要作了以下完善:扩充了
2021-08-13 15,340 -
与准法律行为有什么关系
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为目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表意行为中除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1)准
2021-11-29 15,340
-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326 2022.04.17 -
01:03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特征是什么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具体有下面几个特征: 第一,从属法律性。指的是不论哪个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的授权范围以及法定程序; 第二,裁量性。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可以根据相对人的具体行为,进行自由裁量; 第三,单
7,358 2022.04.15 -
01:12
违法行为会有案底吗违法行为不会有案底。 行政拘留公安机关会依据规定,将处罚档案长期保存,因此行政拘留会留下违法案底。 不可以被消掉,是留在档案记录里的,除非由于数据不同步,户籍地公安机关未得知,但是处理地公安机关肯定是有记录的,而且政审不可能通过。被决定给予
6,73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