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辞职不批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辞职申请是不需要经过公司的批准的,在试用期阶段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若过了试用期将要辞职,需要提前30天向用人单位递交书面的辞职报告,就算用人单位不批准劳动者也可以离职,而且用人单位不能随便克扣员工工资;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可以解除合同。这种解除权不附加条件。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需注意如下事项:1)注意辞职书面文件的措辞,建议使用“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或“辞职通知书”,不宜使用“辞职申请书”。因劳动合同解除权系单方权利,无需申请。如果使用“申请书”,司法实践中可能会被认为系您发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要约,协商解除需双方意思一致方可达到目的。2)解除通知一定要送达公司,并保留送达的证据。如果公司不签收,建议使用EMS方式快递辞职通知书,并在EMS详情单上注明所寄文件为“解除合同通知书”或“辞职通知书”,即使公司拒签EMS,您亦可凭邮政局的退件凭条证明您已经履行通知义务,系公司拒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想辞职走人,只需要主动与单位协商一致即可,但一般主动辞职的话就不能享受法定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单位不同意劳动者辞职,劳动者坚持要辞职,则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通知完经过30天劳动者就可以自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这是法律规定的辞职权。
-
劳动部辞职不批怎么办?
员工先写好辞职报告,再提前一个月提交给单位的负责人,就可以解除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这样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用人单位不同意劳动者辞职,劳动者也可以在用人单位收到辞职报告的三十天后,进行工作交接再离职。这时,双方
2020.06.04 91 -
劳动局不批辞职怎么办
如果是提前30天向单位发出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即使单位领导不批准签字,也可以在30天以后离开原单位,单位不依法履行相关手续的话,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也可以申请劳动保障监察,要求单位履行法定义务。
2020.04.09 154 -
劳动局辞职不批怎么办?
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不批准无效,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劳动者辞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
2020.06.13 185
-
劳动法辞职不批怎么办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内需要提前三天辞职,超过试用期的提前三十天递交书面辞职信。职工如果不提前递交辞职信就离职,企业可以认定其是擅自离职,只能按旷工处理,扣除旷工工资。但是劳动者不需支付赔偿金。“第二十二
2023-02-13 15,340 -
劳动法辞职不批怎么办啊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离职提前30日申请,30日到期后,就可以离职了,单位不得阻拦。如果单位再不同意,或者以扣工资等,可以申请当地的劳动仲裁。《劳动法》是偏向于保护劳动者,只要没有违法、违规的,
2022-06-23 15,340 -
劳动法辞职不批准怎么办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想辞职走人,只需要主动与单位协商一致即可,但一般主动辞职的话就不能享受法定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单位不同意劳动者辞职,劳动者坚持要辞职,则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
2023-02-25 15,340 -
劳动辞职不批怎么办
劳动者辞职不批的处理是:处理不批无效,辞职是法律赋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劳动者辞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
2022-10-13 15,340
-
00:58
合同期辞职不批怎么办
合同期辞职不批的,如果劳动者履行了预告通知义务的,用人单位仍需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正常离职。如果劳动者是在试用期间内辞职的,提前3天递交离职申请即可拿到应得工资;如果是正式员工离职的,提前30天递交离职申请,即可拿到应得工资。劳
2,980 2022.05.11 -
00:57
没有签合同辞职不批怎么办
没有签订合同,说明用工方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可随时宣布辞职,并要求用工方支付经济赔偿。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
564 2022.04.17 -
01:20
辞工不批自离不发工资怎么办
辞工不批自离,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如果劳动者被拖欠工资,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大部分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维权的过程中,劳动者不要忽视证据的
2,4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