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侵犯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罪;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法》中没有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这个罪名,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该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民的个人信息权。 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 四、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所谓情节严重般是指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的数量、次数较多,获利较大,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给公民个人生活或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者所出售、非法提供信息被他人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等等情况。
侵犯财产罪构成包括的条件: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合法所有关系。 (2)客观要件表现为实施了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少数是特殊主体。 (4)主观要件必须是出于故意。
-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什么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 1、主体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2、对象侵犯的对象为交通安全; 3、主观方面,过失,肇事罪的主观方面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于自信; 4、客观方面,在交通活动中违反交通
2022.04.14 278 -
犯罪构成包括哪几个要素
犯罪构成包括下列四个要素:主体要素,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客体要素,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主观素件,即故意或过失的心态;客观要素,即犯罪行为。
2020.05.18 235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应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犯罪客体是社会秩序; 3、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的行为。
2020.08.15 89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其构成要件包括: 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主观方面一般都是出于故意; 3、侵权对象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客观方面存在以窃取、收购等
2021-11-25 15,340 -
犯罪构成包括的要件有什么
犯罪的构成要件:一是主体要件:行为人具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主观要件: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三是客体要件:犯罪行为侵害的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四是客观要件
2023-02-14 15,340 -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主体构成要件?
本罪因刑法修正案九出台,该罪已经被取消,并变更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体要件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
2022-03-15 15,340 -
什么是包庇罪,包庇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
包庇罪的构成要件是:对象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客观上表现为窝藏或包庇罪犯;主体是16岁以上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直接故意。
2021-11-23 15,340
-
00:53
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一个是主体要件,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主观要件,是指行
3,408 2022.10.03 -
00:56
侵犯人格权的构成要件
侵犯人格权需要符合下面几个构成要件: 第一,加害人的行为侵犯了公民人格平等、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这一点具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加害人必须具有实际的侵犯行为,并且这一行实际侵害了受害人的人格权;第二层是人格权主要包括了人格平等、人格独
5,325 2022.04.15 -
02:18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来确定:一、情节严重是指:(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
3,45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