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能追回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因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而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以及其它任何单位。 债权债务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财物的,予以没收,就地上缴中央金库。在取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只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而不能采取财政拨款的方式弥补非法集资造成的损失。 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人自行承担损失,而不能要求有关部门代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都应当予以追缴或者是责令其进行退赔如果被告人退赃,或者其有可供执行的财物,结案时是有可能将其非法占有的本金返还的。如果非法吸收的钱款都被转移、使用等而没有追回,则返还就会比较困难。具体的结案时间根据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工作的情况确定。
受害人取回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的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如果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已经将赃款扣押的,可以直接由公安机关发还给受害人,或由法院在刑事判决后返还受害人。 2、受害人可以另外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归还存款。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能收到回报吗?
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能否返还要看案件情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后,公众的钱是否能退回,还要看是否被犯罪嫌疑人是否挥霍、警方是否能追回,犯罪嫌疑人没有挥霍,警方能追回的,会进行返回,受害人要积极申报。
2020.08.31 184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众存款吸收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0.06.13 571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何追回
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公众的钱是否能退回,还要看是否被犯罪嫌疑人挥霍、警方是否能追回。如果抓到犯罪者,并且犯罪者没有把吸收的存款挥霍的是可以返还的。
2022-06-08 15,340 -
公众存款非法吸收能取回吗
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公众的钱是否能退回,还要看是否被犯罪嫌疑人挥霍、警方是否能追回。如果抓到犯罪者,并且犯罪者没有把吸收的存款挥霍的是可以返还的。
2022-06-10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能找回来吗
。当犯罪行为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后,要想知道受害公众的钱能否要回来,取决于钱财是否被犯罪嫌疑人挥霍以及警方是否能够追回。我国法律是这样规定的,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十八条
2022-05-07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能要回来吗!
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因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而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
2022-07-25 15,340
-
00:58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诉时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此罪的最高量刑幅度是: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而刑法相对应的追诉时效:法定最
6,903 2022.04.15 -
01:05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能判缓刑吗
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分子,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才可以适用缓刑。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第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分子需要满足犯罪情节较轻;行为人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1,407 2022.04.17 -
01:09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能取保吗
触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可以取保候审,具体要看是否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1、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又或者是独立适用附加刑;2、行为人的社会危险性和人身危险性小
1,3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