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叫个人所得税吗?有什么具体的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全日制就业人员的工资属于个人所得税法征税内容中的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0,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收入额-800; 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的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收入额x(1-20%)。 劳务报酬所得的适用税率有3级,分别是: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是20%,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20000元但不超过50000元的税率是30%,速算扣除数为2000; 超过50000元的税率是40%,速算扣除数为7000。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全日制用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是,个人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
1、非全日制员工与单位之间建立的是劳动关系而非劳务关系,其受《劳动合同法调整》,所得报酬为工资薪金而非劳务报酬,和全日制用工的个人所得税标准是一样的,起征点是5000元。《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指以小时报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非全日制劳动是灵活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国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形式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餐饮、超市、社区服务等领域,用人单位使用的非全日制用工形式越来越多。
-
什么叫非全日制用工?
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下,小时工资标准是用人单位按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
2020.03.13 169 -
什么叫非全日制用工?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也可以订立书面协议。
2020.11.17 107
-
非全日制用工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非全日制员工与单位之间建立的是劳动关系而非劳务关系,其受《劳动合同法》管理,所得报酬为工资薪金而非劳务报酬,和全日制用工的个人所得税标准是一样的,起征点是350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可以税前扣除,比
2022-03-11 15,340 -
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非全日制雇佣者也必须支付个人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打工和退休人员再就业收入如何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准》(国税信[2005]382号)文件,个人打工收入应根据劳务报酬所得税项目支付个人
2021-10-25 15,340 -
非全日制用工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是多少
非全日制用工的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和全日制用工的个人所得税标准是一样的,起征点是5000元。 个税计算公式,应交个税=(当月薪资收入-由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5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新的个税税
2022-05-13 15,340 -
非全日制用工按工资所得交个税是什么
兼职属于非本单位员工,收入应按劳动报酬计税。按规定,一月内因同一事项产生多次劳动报酬的,应合并计税。比如某兼职上半月800元,下半月800,那应按1600元为其申报纳税,应该缴纳个税
2022-07-10 15,340
-
01:20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存在很大的区别: 1、工作时间不同,非全日制用工,通常以小时计薪为主,劳动者在同一个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的时间不可超过4个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可超过24小时; 2、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和一个或多个用人
24,577 2022.04.15 -
01:15
个人所得税具体怎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应税率计算得出来的。而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的综合所得减去个税起征点、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后计算出来。 个人所得税每月会由单位代扣预缴,然后在次年3至6月份由个人在个人所得税app中办理汇算清缴,对于所缴纳
2,719 2022.05.21 -
00:57
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标准是什么
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标准是用每个月的收入额减除1600元的费用后的余额,这个标准是根据每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来计算的,个人所得税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税务机关和自然人之间的平衡关系,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分为两种,分别为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使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以
1,915 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