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贷款买房可以写两个人名字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买房子可以写两人名字,因为房子可以作为夫妻共有财产。如果是夫妻关系,需要两人持有各自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异地户籍前提,需要本地纳税或者社保证明,户籍所在地住房情况证明,一起两人和售楼的签署两人名义购房合同,以后办理产证就是两人名字。不是夫妻关系两人购房,需要先到本地公证处,办理住房产权协议公证,明确各自在这房子上所占权益份额是多少,凭公证书,才可以签署两人名义购房合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准予贷款或者不准贷款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贷款的,由受委托银行办理贷款手续。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买房子可以写两人名字,因为房子可以作为夫妻共有财产。如果是夫妻关系,需要两人持有各自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异地户籍前提,需要本地纳税或者社保证明,户籍所在地住房情况证明,一起两人和售楼的签署两人名义购房合同,以后办理产证就是两人名字。不是夫妻关系两人购房,需要先到本地公证处,办理住房产权协议公证,明确各自在这房子上所占权益份额是多少,凭公证书,才可以签署两人名义购房合同。
公积金贷款买房可以写夫妻两人名字。根据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决定。
-
用一个人的公积金贷款买房可以写两个人的名字吗
公积金贷款可以写两个人的名字,无论是一人贷款购买房屋,还是双方一同贷款购买房屋,房屋的产权都是可以归多人所有,也就是说可以添加两个名字,甚至于添加多个名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贷款已经办理成功,那么此时是无法再添加名字的。目前情况下,住房
2020.12.21 1,368 -
一个人贷款买房可以写两个人名字吗
贷款买房可以写两个人的名字,签购房合同时可以签两人的名字。如果是住房公积金贷款,一方有公积金另一方没有的话,那么只能用一个人的名字贷款购买。如果是结婚之前购买的房产,那么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婚后财产、共同财产,如果能证明衣服参与还款的话,可
2021.01.05 1,533
-
公积金贷款买房可以写两个人的名字吗
1.公积金贷款买房可以写两个人的名字啊,你一定要写上两个人的名字。2.签购房合同时可以签两人的名字,只是多花点钱。3.结婚几年之后离婚的话就没你的份。因为他可以自作主张把房子卖掉而不用经过你的同意。假
2022-03-15 15,340 -
公积金贷款买房可以写两人名字吗
买房子可以写两人名字,因为房子可以作为夫妻共有财产。如果是夫妻关系,需要两人持有各自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异地户籍前提,需要本地纳税或者社保证明,户籍所在地住房情况证明,一起两人和售楼的签署两人名义
2022-05-31 15,340 -
婚前买房写两个人名字公积金贷款
这个除非你在你所在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能找到关系,否则很难。楼上误导:请问房屋所有权人为男方,女方如何作主贷款人?主贷款人应该为所有权人,配偶为共有权人。1、你跟单位领导托托关系,把单位这套房子的产权人
2022-01-26 15,340 -
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子可以写两个人名字吗
1、买房子可以写两人名字,因为房子可以作为夫妻共有财产。 2、如果是夫妻关系,需要两人持有各自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异地户籍前提,需要本地纳税或者社保证明,户籍所在地住房情况证明,一起两人和售楼的签
2022-06-11 15,340
-
00:58
婚前买房可以写两个人名字吗
婚前买房可以写两个人的名字。首先,婚前购置的房产的性质,可以分为一方的个人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这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一方个人出资购置的婚前房产,就应当认定为该房个人所有的房产。因此,所有权人有权处分自己的房产,加上配偶的名字。但是如果房产登
5,653 2022.04.15 -
01:21
婚前买房能否写两个人的名字
婚前买房可以写两个人的名字。在房产证上写两个人名字,房产属于二人共有。共有方式分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共同共有的,共有人对房屋共同享有所有权;按份共有的,共有人对房屋按照证载份额享有所有权。按份共有的,应由双方约定份额。 婚前买房写两个人名
2,907 2022.04.17 -
01:16
买房可以写孩子名字吗
买房子可以写孩子的名字。 孩子一出生就有民事权利,登记买房属于其中一项权利,所以写上孩子名字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孩子现在还没有满十八周岁,所以办理过户手续的时候,要让其法定监护人代替孩子办理。 但把房产登记在孩子名下,需注意: 如果孩子没有对
15,77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