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举报他人的商标侵权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商标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权利人可以侵权者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那么损失的数额应当如何确认呢? 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商标侵权可以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或者部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请求书应当写明请求事由、请求的法律依据、请求的具体内容、请求人的姓名地址、侵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侵权行为发生地。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必须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办理。商标侵权投诉应当提交下列书面材料:投诉书、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侵权证据包括侵权的实物、商标标识、有关票据或者照片等。
举报别人侵权商标的方式:当事人可以向商标局或人民法院举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当事人可以起诉,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处理。
-
怎么举报商标侵权?
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举报商标权侵权:商标权人可以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侵权行为。若侵权行为情节严重,可能构成犯罪的,商标权人还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举报。
2020.10.19 168
-
怎样举报别人侵权商标
商标侵权可向市工商局商标管理局或者部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请求处理的,要出具书面请求。请求书应当写明请求的事由、请求的法律依据、请求的
2022-05-28 15,340 -
商标侵权行为能否向工商局举报?
商标侵权可向市工商局商标管理处或者工商分局商标广告合同管理科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请求处理的,要出具书面请求。请求书应当写明请求的事由、请求的法律依据、请求人的名称、地址、侵权
2022-05-22 15,340 -
商标侵权行为能否向工商局举报
商标侵权可向市工商局商标管理处或者工商分局商标广告合同管理科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请求处理的,要出具书面请求。请求书应当写明请求的事由、请求的法律依据、请求人的名称、地址、侵权
2022-05-18 15,340 -
他人可否检举他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任何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者侵权行为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控告或者检举。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控告和检举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本实施细
2021-09-29 15,340
-
01:11
商标侵权应怎样惩处
认定商标侵权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命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没收、毁掉侵权商品和主要用来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如果违法经营额超过五万元的,可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罚款,无违法经营额或违法经营额低于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
1,040 2022.04.17 -
01:09
商业秘密有哪些法定侵权行为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明确规定,商业秘密的法定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下面四种: 第一,采取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第二,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后,对外进行披露,或者擅自使用、允许
1,05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