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贷款办下来了,要离婚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购房者首先要弄清楚贷款办不下来的原因。如果问题出在购房者本人的信用、流水、负债等情况,建议增加首付款数额; 减少贷款的申请金额,将资料准备齐全后再向银行申请贷款。也可以多向几家银行了解一下申请房贷的具体要求,如果先选择的贷款银行迟迟不给回话,不妨换个银行。 如果是银行的原因导致房贷办不下来,那么,购房人可以和卖家协商解除购房合同,并且不必承担违约责任,卖家应该无条件退还购房首付。 如果是购房人自身的原因导致房贷办不下来,那么,就只有解除购房合同了。在这种情况下,购房人应当赔偿违约金,而卖家应当退回首付款。
1、第一:补救贷款 首先,可以找银行业务员沟通,了解自己贷款迟迟批不下来的原因。如果问题出在购房者本人的信用、流水、负债等情况,建议增加首付款数额,减少贷款的申请金额,将资料准备齐全后再向银行申请贷款。 2、第二:换家银行 不同的银行对于贷款条件的规定和审核不同,因此如果购房者申请了第一家银行却迟迟没有回馈,不妨换个银行。 3、第三:找担保公司 当然一部分购房者确实本身的资质不好,但又特别想买这套房子,这个时候就可以找担保公司贷款。 如果上述都尝试过,房贷还是下不来,那就只能找开发商协商退房了。需要明确一点,按揭贷款办理不下来时可以退房,但要根据原因追究买卖双方不同的责任。
-
离婚了房子贷款怎么办
在离婚时,房贷一般由取得房产的一方进行偿还。也就是双方在离婚时,对房子的归属进行约定,然后取得房产的一方给与另一方补偿,之后剩余的贷款也由取得房产的这一方继续偿还。但如果双方约定其他的偿还方式也可以。
2021.03.25 147 -
买房子交了首付贷款也办不下来怎么办?
买房子首付交了贷款办不下来的处理方式是要求购房者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违约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贷款办不下来属于买房方违约的情形。
2021.04.29 174 -
买房子交了首付贷款办不下来该怎么办
买房子交了首付贷款办不下来先搞清楚贷款下不来的原因。如果问题出在购房者的信用、流水、负债等情况,建议增加首付金额;减少贷款申请金额,准备好信息后再向银行申请贷款。还可以多了解几家银行申请房贷的具体要求,如果首先选择的贷款银行迟迟不回复,不妨
2022.04.14 855
-
离婚房子贷款下来怎么办
一,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因为已成年的孩子不存在抚养权争议问题,未成年的孩子只要满十岁以上且表明愿意跟着女方生活,抚养权一般归女方。 二,财产分割,一般婚后财产平分。按揭的房子一般会判给一方,根据房屋的价
2022-04-12 15,340 -
房子交了定金贷款没办下来要怎么办
1、首先确定房产证上所有权人的名字是房东还是房东的父亲,如果是房东,那么他父亲可能会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你想购买房子有难度。 2、再确定一下,房屋购买合同上你书写的“订金”是这个“订金”还是这个“定金”
2022-03-20 15,340 -
房子贷款下来了房东不放款怎么办
1、根据你的描述,对方属于无故违约,你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要求(万分之五/天),在对方拖延办理过户手续时,要对方支付违约金,并要求继续履行合同。2、协助下家办理贷款是房东的义务,如果房东无故不予协助,属
2022-01-29 15,340 -
买房子首付交了贷款办不下来, 要怎么办
要么由购房者在某个期限内补交购房款,会根据按揭办不下来的原因分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房子首付交完之后按揭办不下来:如果开发商销售未具备销售条件的房屋:如是银行的原因。2。在审理合同纠纷时,法院一般会优先适用
2022-03-16 15,340
-
01:00
交了首付款房贷办不下来怎么办
买房的时候,购房者往往都会采取首付款以及贷款的方式。如果银行的贷款审批没有通过,那么购房者购房的目的不能够实现,购房者是可以请求解除购房合同的。此时如果是由于购房者自身的原因,比如购房者自身征信存在污点而导致贷款未审批通过的,那么购房者是需
5,892 2022.04.17 -
01:16
离婚房子有贷款怎么办
夫妻一方婚前支付了部分房款,婚后共同还贷,或一方用个人财产还贷,离婚时,尚未取得房屋产权证的话,当事人可以协商办理。如果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进行财产分割时,不宜判决房屋直接归于其中一方,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具体的所有权。一般认为一方婚前
5,891 2022.04.15 -
01:23
离婚后贷款的房子怎么办
有房贷的房子离婚怎么办,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要考虑几方面的因素,如该房屋是否已经取得房产证、该房屋是婚前购买还是婚后购买等因素。对于没有房产证的按揭房,离婚后,分得房子的一方想要过户的,有两种解决办法:1、提前还贷消除银行按揭抵押贷款的抵
1,784 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