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子付5万定金可以退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买房5万定金可不可以退,要视具体情形而定。如果开发商违约造成不能订立购房合同,定金应当双倍退还。自身违约,定金不会退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规定,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按照法律规定,签订购房合同时交了定金是不能退的,因为定金在法律法规中,具有双向担保的意义; 如果支付定金的那一方后悔,是没有权利要回定金的,而收取定金的一方,如果存在违约的行为,不仅需要依法返还定金,而且还要双倍。
买房的定金可以退的,但是得属于收受定金方有存在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行为的情形,此时退回定金的金额是双倍返还,收受定金拒绝退定金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
买房5万定金可以退吗
定金能不能退还,要看具体的情况: (一)如果开发商不具备商品房销售资格的,不想买房的话,定金可以退回。我国《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22条规定:不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的,开发商不得销售商品房也不得收取任何预订款性质的费用。因此,如果商品房不符合
2020.04.21 170 -
房子的5万定金可以退吗
这要视情况而定。首先,定金是对债务的一种担保,保证双方在约定的时间继续就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进行协商,以最大的诚意促进合同的成立。定金是约束双方在约定的时间就买卖合同达成协议,而不是强迫一方订立合同。退还定金的关键在于是否在约定的时间与开发商
2022.04.13 820 -
金店买的房子付了定金可以退吗
一般情况有两种退还的可能,第一,收取定金一方违约,需要双倍返还定金。第二,双方协商解除合同,由收取定金一方返还收取的定金。法律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
2021.03.10 316
-
买房5万定金可以退吗
买房5万定金可不可以退,要视具体情形而定。如果开发商违约造成不能订立购房合同,定金应当双倍退还。自身违约,定金不会退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
2022-06-04 15,340 -
买房4万定金可以退吗
如果你所说的4000元定金只是为了找售楼员做银行流水、办贷款,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这4000元是可以退的。如果是签了认购书或者商品房买卖合同,按照合同约定交付的定金,如果是自己的原因一般定金不能退。
2022-05-04 15,340 -
买房付的定金可以退吗
付了定金可以退。双方按合同履行的,定金应当作为价款或者退款;因特殊情况自然因素无法签订业务合同的,协议和补充协议内容未达成协议,不能签订合同的,不属于任何一方的,定金可以退还;卖方因单方违约无法继续履
2021-11-06 15,340 -
买房不付定金可以退吗
购房押金不是不能退还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退还押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规定,卖方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方收取定金作为商品房买卖
2021-12-16 15,340
-
01:09
买房交付的定金可以退吗买房交付的定金,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可以退的。“定金”的履行规则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在给付定金一方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时,其已交付定金是不予返还的;如是因为收受定金一方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则应双倍返还已收定金。所以,买房交付的定金,一般情
1,440 2022.04.17 -
01:09
买房定金可以当首付吗买房的定金是可以当作首付的。 购买房子的定金可以算在首付钱款里面。 定金具有预先支付性。一般的,购房者在选好了房子后,会和开发商签订购房定金合同,缴纳规定数额的定金,待购房合同签署时,要缴纳首付款。 通常,交定金是在签认购书时,交首付是在签
2,164 2022.05.11 -
00:55
买房定金可以退的吗如果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形或者合同约定的情况,那么买房定金是可以退的: 1、如果购房者和开发商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退还定金的情形,那么在出现合同约定的情况后,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按照合同的约定退还定金; 2、如果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形,如出现了不可
5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