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侵权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分析,渎职侵权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不正确履职,放纵违法犯罪;违法、越权处理公务;执法监管不作为;以罚代刑;野-蛮执法;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违规违法发放相关证件;贿选、骗选,破坏选举等。 渎职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渎职罪是惩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职责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此类犯罪,其他人员不能构成。 二、此类犯罪在实践中都是具体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国家权力或者不履行、不认真履行国家权力的违反自己职责的行为。 我国现行刑法未对滥用职权罪的主观罪过予以明确规定,基于我国现有刑法体系、立法价值的要求以及考虑到司法实践的需要,过失不能成为滥用职权罪的罪过,滥用职权罪的主观罪过应包括“故意加实含的复合罪过形式”。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我国现行刑法未对滥用职权罪的主观罪过予以明确规定,学界对于该问题的观点亦未达成共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渎职犯罪有下列表现形式:不正确履职;放纵违法犯罪;违法、越权处理公务;执法监管不作为;野蛮执法;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违规违法发放相关证件;破坏选举;滥用职权。
实际生活中渎职侵权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不正确履职、放纵违法犯罪、违法、越权处理公务、执法监管不作为、野蛮执法、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违规违法发放相关证件等。渎职侵权罪是一个统称罪名,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等。
-
渎职侵权罪的表现形式
渎职侵权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不正确履职、放纵违法犯罪、违法、越权处理公务、执法监管不作为、野蛮执法、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违规违法发放相关证件等。渎职侵权罪是一个统称罪名,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等
2020.08.10 138 -
渎职侵权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渎职侵权罪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有: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的行为;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3、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的行为。
2020.06.16 116 -
渎职侵权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什么
渎职犯罪有下列表现形式:不正确履职;放纵违法犯罪;违法、越权处理公务;执法监管不作为;野蛮执法;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违规违法发放相关证件;破坏选举;滥用职权。
2020.04.15 104
-
渎职侵权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渎职犯罪有下列表现形式:不正确履职;放纵违法犯罪;违法、越权处理公务;执法监管不作为;野蛮执法;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违规违法发放相关证件;破坏选举;滥用职权。
2023-03-11 15,340 -
渎职侵权犯罪主要表现
根据分析,渎职侵权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不正确履职,放纵违法犯罪;违法、越权处理公务;执法监管不作为;以罚代刑;野-蛮执法;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违规违法发放相关证件;贿选、骗选,破坏选举等。 国家
2023-04-25 15,340 -
侵犯著作权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侵犯著作权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方式为: 1、非法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2、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3、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
2022-05-16 15,340 -
商标侵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
(一)恶意伪造、制造他人已注册的商标标识亦或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这种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 2、没有经过商标权所有人认可或者
2022-07-08 15,340
-
00:59
建设法规的表现形式
建设法规的表现形式如下: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技术规范;建设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建设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
4,878 2022.04.17 -
01:14
对赌协议的表现形式
对赌协议的表现形式包括四种: 第一种是现金补偿型。即没有达到对赌目标,融资方需要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对投资方进行现金补偿。 第二种是股权调整型。即融资方没有达到对赌目标时,目标公司将用免费或者象征性的价格,把部分股权转让给投资方。反之,投资
2,914 2022.04.15 -
00:52
假冒专利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假冒他人专利主要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其专利标记的行为,该专利标记是他人已经取得的、真实存在的专利。假冒专利其表现形式主要如下: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在宣传广告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
617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