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附件与原告不符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附件与合同不一致一般以合同为准,合同附件一般是指在主合同中已经约定见附件,其实是主合同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明确约定,附件一般可以用来解释主合同,附件要服从主合同的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第一百三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主合同和合同附件产生冲突的,实践中一般是以主合同为准的,合同附件只是对主合同作出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合同附件不同于合同的补充协议。合同附件一般指在主合同中已经约定见附件,其实是主合同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明确约定,附件一般可以用来解释主合同,附件要服从合同的约定。合同补充协议是对原合同未尽事宜,或者合同履行过程新发生的情况而另外进行的约定,相当于对主合同的变更。如果补充协议条款与原合同不一致或发生冲突时,应当以补充协议为准,但原合同明示不得变更的条款,补充协议中对该条款发生的变更则不发生法律效力。
一般以主合同为准。因为合同附件可以用来解释主合同,但是要服从合同的约定。合同附件通常是为了补充合同中不能表述的内容。一般是技术规范之类的要求。所以只能是根据需要,进行编写的,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双方都能接受,一般就可以成立。
-
合同附件与合同不一致怎么办?
主合同和合同附件产生不一致的,一般以主合同为准。附件可以用来解释主合同,但是要服从合同的约定。合同附件,是为了补充合同中不能表述的内容。一般是技术规范之类的要求。所以,只能是根据需要,进行编写的,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双方都能接受,一般就可以
2021.02.21 405 -
合同附件与合同不一致该怎么办
合同附件与合同不一致的办法: 1、如果主合同与合同附件发生冲突,实践中一般以主合同为准,合同附件只是对主合同的说明; 2、如果没有明确约定,附件一般可以用来解释主合同,附件应服从合同约定; 3、补充协议条款与原合同不一致或者发生冲突的,以补
2022.08.02 3,793
-
合同和合同附件不符怎么办?
合同附件与合同不一致一般以合同为准,合同附件一般是指在主合同中已经约定见附件,其实是主合同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明确约定,附件一般可以用来解释主合同,附件要服从主合同的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
2022-06-04 15,340 -
合同附件与合同附件不一致怎么办
合同附件与合同不一致一般以合同为准,合同附件一般是指在主合同中已经约定见附件,其实是主合同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明确约定,附件一般可以用来解释主合同,附件要服从主合同的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
2022-06-04 15,340 -
补充协议与原合同不符怎么办
补充协议与原合同冲突时,以补充协议的内容为准。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
2022-06-03 15,340 -
合同附件与合同不一致怎么办?
合同附件与合同不一致一般以合同为准,合同附件一般是指在主合同中已经约定见附件,其实是主合同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明确约定,附件一般可以用来解释主合同,附件要服从主合同的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
2022-05-13 15,340
-
01:00
合同原件丢失怎么办
合同原件丢失也不要慌张,丢失合同原件的一方应当及时联系对方当事人,并且告知对方相应的情况。首先,如果合同只是刚刚成立,合同双方都尚未履行合同的义务,这时候丢失了合同的原件,对方就可能会主张合同尚未成立。由于自己一方无法拿出合同的原件,就难以
2,234 2022.04.17 -
01:09
附条件的合同的条件
附条件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特别约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合同。所附条件可分为延缓条件、解除条件、肯定条件、否定条件。附条件合同的特征条件是指当事人所约定的决定合同生效、失效的特定事实。这种事实必须是将来发生
1,090 2022.04.17 -
01:13
报警与事实不符怎么处罚
报警与事实不符的处罚如下:1、不构成犯罪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2、构成犯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
4,36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