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纳社保未上能要求公司补缴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单位未签署劳动合同,应支付你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如已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还可要求单位支付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赔偿金,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法律依据请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条。 2、未上社保可要求补缴,并可以此为由随时通知单位后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并可依法要求给予经济补偿。法律依据请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 3、工作时间10小时每天,每月休息2天,即使实行综合工时制也应支付加班费,可同时提出支付加班费仲裁请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不给员工缴纳社保,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 用人单位不同意补缴的,员工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中途如果断交只要续上就可以了。医疗保险医疗保险自停交之日起有3个月缓冲期,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连续缴纳年限要重新计算,在五险一金停交这段时期,可以自己先缴纳医疗保险,在找到工作之后,再由单位办理缴纳。
-
未缴纳社保可以要求补偿金吗
我国法律规定,只要员工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该为其员工参保。用人单位违反这一法定义务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责令限期缴纳。即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全部缴清费用,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2020.08.20 446 -
离职要求公司补缴社保
离职可以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劳动者承诺放弃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定义务。因此,即使劳动者约定放弃社保,离职时仍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为其补缴在职期间的社会保险费。单位不同意补缴的,劳动者可依照社保法依法申请调解、
2021.12.12 3,440 -
公司没有缴纳社保可以补缴吗
单位和劳动者自建立劳动合同之日起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您仍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单位无故停止为您缴纳社会保险,您可向单位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地的同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2020.05.07 369
-
未上社保能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吗?
1、单位未签署劳动合同,应支付你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如已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还可要求单位支付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赔偿金,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
2022-04-18 15,340 -
公司未上社保可以要求补缴吗?
1、单位未签署劳动合同,应支付你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如已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还可要求单位支付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赔偿金,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
2022-04-07 15,340 -
公司未上社保可以要求补缴吗
1、单位未签署劳动合同,应支付你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如已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还可要求单位支付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赔偿金,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
2022-01-27 15,340 -
公司未上社保可以要求其补缴吗
1、单位未签署劳动合同,应支付你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如已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还可要求单位支付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赔偿金,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
2022-04-18 15,340
-
01:09
如何补缴纳社保社保补缴,一般有以下的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携带相关证件和资料,到户口所在地区社会劳动保障局申请补缴社保; 2、在社保局填写好社保补缴申请书,并提交; 3、申请通过后,申请人就可以缴纳社保费用,也就是养老保险费用和医疗保险费用。 社保补
11,170 2022.05.11 -
00:57
网上如何缴纳社保网上缴纳社保的流程如下:1、点击劳动保障单位申报平台,输入密码;2、点击缴费申报管理,再选择缴费工资申报,重新输入每个职工的上年度月均工资,再保存;3、选择提交信息管理,再选择待提交信息,查看无误后,进行提交,报社保中心进行审核;4、选择页
2,270 2022.06.22 -
01:31
公司缴纳的社保怎么使用公司缴纳的社保的使用,如社保里的生育保险使用如下: 1、女职员怀孕、流产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之前,需要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携带好生育险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的生育保险窗口进行申报; 2、工作人员在受理且核准之后,
8,3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