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规定是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关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规定: 《劳动法》七十二条,基金来源,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法》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退休;患病、负伤;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失业;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三)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
用人单位是不是必须为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2020.04.03 187 -
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怎么办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
2020.04.07 246 -
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2020.07.09 228
-
关于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规定
有关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规定: 《劳动法》七十二条,基金来源,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法
2022-05-03 15,340 -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有关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规定: 《劳动法》七十二条,基金来源,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法
2022-04-16 15,340 -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有哪些法律法规
有关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规定: 《劳动法》七十二条,基金来源,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法
2022-04-28 15,340 -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规定和劳动者的处理
有关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规定: 《劳动法》七十二条,基金来源,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法
2022-04-25 15,340
-
00:56
没有单位的人如何缴纳社保
没有单位的人缴纳社保的方式如下:个人可以缴纳社保,个人缴纳社保,只能缴纳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这两部分。具体流程如下:个人缴纳社保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上社保;参保条件:城镇户口或农转非户口;办理地点: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
3,109 2022.05.11 -
01:38
生育险必须连续缴纳还是累计缴纳
生育险必须连续缴纳。生育险必须连续交满一年才可以享受生育险待遇;如果断一个月都不算是连续缴纳,并且补缴也是不可以。与此同时,生育的时候,必须正在缴纳生育保险。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待遇。 生育保险的宗旨在于
8,885 2022.04.17 -
01:03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怎么补偿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的补偿如下: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后的补偿是由单位依法在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
6,8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