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最晚期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工伤发生后单位应在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单位或者个人申报工伤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如果不存在劳动能力鉴定的情况,在治疗结束后即可要求工伤赔偿,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申报工作要先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即你当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然后认定为工伤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保障部门设劳鉴委的,鉴定完后即可按照伤残级别获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鉴定的时间大概在一个月左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认定时间1年。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伤残鉴定最晚时间期限
伤残判定最晚的时刻期限如下: 1、凡以原发性危害为主要根据的,原则上在3个月以进行; 2、但凡危害或器官、肢体功能危害为主要评定根据的,须调查、检测危害结果,一般在危害后3到6个月内进行; 3、凡疑问、复杂、一时不能确认危害程度的,可以在治
2022.07.26 13,191 -
工伤的赔偿期限
工伤的赔偿期限是在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和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之后。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与劳动者因支付工伤待遇而产生争议的,其申请仲裁的期限期间为一年,该仲裁期限期间从当事人知道
2020.08.02 108 -
工伤赔偿有期限吗
通常情况下,工伤补偿有期限。所在单位在发生事故伤害后或者被诊断、鉴定是职业病那天起的30天内,向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或个人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那天起的60天内会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的时候,可以延长30天再作出
2022.04.13 772
-
工伤赔偿期限最长是多久?
1、如果工伤员工继续在公司上班,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就不存在赔偿时效的问题,因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在双方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
2022-04-23 15,340 -
赔偿伤残职工最长期限是多久,如何申请最长期限工伤
申请工伤待遇赔偿的期限可以从期限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参加工伤保险的赔偿。这里需要注意的期限与工伤认定相同,即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021-11-14 15,340 -
工伤认定期限规定最晚的认定期限是什么时候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
2022-06-11 15,340 -
癌症晚期工伤赔偿标准
都要经过工伤认定,伤残鉴定,最后按伤残等级确定赔偿。有空再到劳动局问一下当地上年平均工资,有的赔偿项目与此有关。再看一下自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是关键,工伤得到了认定,才能享
2022-03-19 15,340
-
01:06
工伤误工费最新赔偿标准因工伤发生的误工费具体包括受害者因精神损害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发生的误工费用。计算标准应该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进行确定,难以一概而论。具体而言,如果在工伤发生之前有固定收入的,那么误工费赔偿金额就等于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减去事
2,365 2022.04.17 -
01:00
工伤十级伤残最新赔偿标准工伤十级伤残最新赔偿标准,主要依据是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各省市的具体规定。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规定,被认定为十级伤残的职工能够享受以下的待遇: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以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其他合理的费用
4,492 2022.04.17 -
01:18
工伤死亡最新赔偿标准工伤死亡赔偿是职工由于工伤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依据法律规定到工伤保险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以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统计职工六个月所在单位地区的上一年度每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为没有劳动能力的直系亲属,将按照职工本人基本工
2,38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