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究刑事责任人员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被辞退的,只要用人单位为其缴纳失业保险满一年的,劳动者是可以领取失业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第四十六条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第四十七条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四十八条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骗取失业金3000元以上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交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3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的属于诈骗罪中的数额较大。所以骗取失业金3000元以上才能构成犯罪。根据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骗取失业金3000元以上会追究刑事责任。依据相关规定,3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属于诈骗罪中的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无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无业人员是可以领取失业金的,但是有一定的条件。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领取失业金: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就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2020.11.27 857 -
缓刑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吗
可以领取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指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因失业导致经济收入受到影响时,按规定在法定时间内补贴其因失业而损失的部分经济收入,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项目。
2020.02.18 531 -
过失致人重伤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吗
犯过失致人重伤罪既遂,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为:犯本罪既遂的,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除外。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
2020.05.16 128
-
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失业保险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领取,申领失业保险金应具备的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即失业人员不愿意中断就业,但
2021-08-20 15,340 -
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吗?
没有失业保险必须培训合格才可以支付的规定。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
2022-07-07 15,340 -
失业人员换法人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领取失业金和是否更换法人无关,因为失业金是有社会保险失业基金中支出的,参照《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
2022-03-11 15,340 -
有罪但不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吗?
一般是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处理。
2022-07-16 15,340
-
01:03
违法强拆追究刑事责任吗违法强制拆迁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刑法》的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强制拆除被征收人房屋的,侵犯房屋所有权人产权的,应当依法责令行政机关承担全面赔偿责任;如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在强
1,277 2022.04.17 -
00:59
失业保险和失业补助金可以同时领取吗失业保险和失业补助金不可以同时领取。领取失业补助金期限不核减失业保险参保缴费年限,也不能享受其它失业保险待遇。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的失业人员,因缴费不满1年,或因本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可以申领失业补助金。
7,714 2022.05.11 -
01:02
哪些情形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以下情形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 1、假借签订合同,恶意的进行磋商;假借指的是合同任意一方当事人根本没有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的意思,与对方当事人进行磋商只是借口,旨在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益; 2、故意隐瞒与签订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
1,54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