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判决书适用于哪些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死刑判决书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所犯罪行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别严重和情节特别恶劣的。刑法分则对于可以适用死刑的条文作了严格的限制,如对可以判处死刑的,都规定了“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造成严重后果的”、“情节特别严重”、“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等等。 2.为了限制适用死刑,刑法还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即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制度。死刑缓期2年执行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前提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样,必须是“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死刑条款,或者所犯罪行不该判处死刑,就不能适用“死缓”。判处“死缓”,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等情况确定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如果死刑犯在这两年的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死缓限制减刑适用于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
不适用死刑的人是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死刑的执行是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根据《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
死刑缓期适用于哪些人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死刑缓期全称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适用于那些罪行极其恶劣、依法应当判处死刑,但是情况又没有严重到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罪犯,由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应处行为人以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同时注意死刑缓期不适用于具
2022.04.12 633 -
哪些人不适用死刑哪些人适用死刑有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即使其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也不能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2020.01.07 194
-
民事判决书适用在哪,民事判决书适用范围包括哪些
民事诉讼中判决书适用范围是:除调解或者裁定是案件,一律适用判决。 民事诉讼中裁定书的适用范围是: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
2022-04-21 15,340 -
死刑判决怎么适用
死刑判决怎么适用: (1)从总则规定来看, 第一,刑法第48条明文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因此,适用死刑时,必须综合评价所有情节,判断犯罪人的罪行是否极其严重。 第二,总则规定了死
2022-05-28 15,340 -
判决书中“适用缓刑的理由有哪些
判决书中不适用缓期执行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1)因犯罪受到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该行为构成犯罪的;(二)没有悔罪表现的;(三)拒绝提交违法收入的;(四)累犯和犯罪集团的主要分子不适用缓期执行。(五)其
2021-10-02 15,340 -
哪些罪犯不适用死刑, 哪些罪犯可以不适用死刑, 哪些人不能适用死刑
一、哪些罪犯不适用死刑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
2022-03-09 15,340
-
01:19
不适用死刑的对象有哪些
从概念上理解,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具体而言,以下罪犯不能适用死刑: 1、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这里所说的“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天不满1
1,400 2022.04.17 -
00:54
杀死人要判死刑吗
在刑事案件中,故意杀死人的犯罪分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一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是因为不小心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在刑事处罚上比故意杀人罪轻。过失致人死亡的,法院一般判处
2,198 2022.04.15 -
01:13
哪些情形适用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主要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拥有的遗产的处理立遗嘱时,将由法律所规定继承人的范围、以及继承顺序的一种继承形式。法定继承同时也是遗嘱继承以外的,按照法律的直接规定将被继承人的遗产转移给继承人的一种遗产继承的方式。 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
1,58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