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未得产权的集资房是谁的财产?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时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是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对于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离婚时由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判决,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七十七条?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就前款规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时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是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对于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离婚时由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判决,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
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根据我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时,没有取得房产证;且双方协商不了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
-
离婚时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该归谁?
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根据我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时,没有取得房产证,且双方协商不了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
2021.03.13 155 -
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离婚时怎么分割?
离婚时,没有取得房产证,且双方协商不了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 也就是说,未取得完全产权的集资房,法院不会判决房子归谁。只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归谁居住。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一种办法可以分割集资房。
2021.03.17 86 -
什么是集资房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离婚如何分
集资房是指集资房是改变住房建设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制度,实行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建造的房屋。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离婚时,没有取得房产证,且双方协商不了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
2021.01.28 128
-
离婚时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是谁的
离婚时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是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对于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离婚时由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判决,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2022-06-08 15,340 -
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离婚怎么分
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离婚一般不得分割所有权,只能由双方协商分割使用权。双方无法就使用权达成协商的,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
2022-05-15 15,340 -
谁算是集资房,集资房离婚时产权怎么分
离婚时未取得产权的集资房是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对于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离婚时由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判决,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2021-10-24 15,340 -
离婚后财产归谁,但是财产权属于谁,离婚时的房产和
1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2离婚后关于孩子的抚养费,有固定收入的,抚育
2022-04-21 15,340
-
01:19
婚后财产离婚后房车归谁
夫妻在结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汽车,即使登记在一人名下,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该参与分割。具体如何分割可以按照下面的规则确定: 第一,由夫妻双方协商确定分割方案,尊重当事人的个人意愿; 第二,如果夫妻无法协商一致,在归属问题上产
1,432 2022.04.15 -
01:13
离婚婚后财产归谁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夫妻离婚财产的归属问题有: 1、夫妻共同财产在双方离婚时,可以按照双方的意愿进行协商并分割,法院不予干涉,若双方协商不成或无效的情形,则法院会依照照顾孩子、女方权益和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 2、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
1,590 2022.04.15 -
01:06
离婚时的财产怎样分割
离婚时的财产的分割如下: 1、双方协商决定。离婚时夫妻对财产的分割,双方应在协商一致的原则下进行,不能由一方决定; 2、男女平等。不能歧视妇女,不能认为妇女挣的少,就应少分,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尊重妇女的权利,保护妇女权利; 3、照
581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