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是否构成犯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必须是既遂犯,这种行为已经造成了他人的直接损失。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所谓存款是指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向存款人支付利息的一种经济活动。所谓公众存款是指存款人是不特定的群体,如果存款人只是少数个人或者是特定的,不能认为是公众存款。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依本条第2款的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这里的单位,既可以是可以经营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不能经营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还可以是其他非金融机构。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会造成扰乱金融秩序的危害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众存款吸收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0.06.13 616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
2020.12.15 451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所谓存款是指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向存款人支付利息的一种经济活动。所谓公众存款是指存款人是不特定的群体,如果存款人只是少数个
2020.08.28 278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
2021-06-22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是否构成吸收公众存款罪?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
2021-11-27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构成
只要够上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有区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
2022-05-09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犯罪吗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是暴力性犯罪,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批准。《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
2022-05-05 15,340
-
01:27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什么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可以知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指的是犯罪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的法律法规,通过非法途径向公众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存款,从而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本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第一,在客体上,犯罪嫌疑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侵
2,162 2022.04.17 -
01:0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标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分为单位犯本罪和自然人犯本罪两种。单位和自然人在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上面是有不同的。自然人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为: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
1,283 2022.04.17 -
00:5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标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应当综合数额、对象数量以及造成的损失来判定: 首先,在数额上,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到20万元以上的,单位吸收存款在100万元以上的;其次,在人数上,个人吸收公众存款的人数达到30人以上的,单位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
2,80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