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诉状怎么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起诉书是引起诉讼程序的最基本的法律文书,起诉书的书写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同时要在事实及理由部分将结婚的时间,婚后的情况,及不能再维持夫妻关系的理由写清楚.但一定要避免事无巨细全都写上的流水帐式的书写方式,要将主要问题,主要观点,主要理由写清楚即可。实践中往往有些原告,总是担心没有将事实书写清楚,结果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实际这样做于事无补。 2,原告与被告的姓名一定要绝对准确,不能有任何的错误,换句话说只要与身份证上的名字一直就可以了。 3,要写对各自的住址,电话,从而避免在法院传唤时产生错误,耽误时间。 4,在起诉书中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及不文明的言语。 5,写完后一定要好好的检查,不要因为不小心写上了对自己不利的话。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家庭暴力起诉状,需要写明原告被告的基本情况,诉讼请求:写下自己要求达到的目的,包括:请求判决离婚、子女抚养权、承诺、抚养时对方请求探望权、财产分割、生活困难时要求对方给予经济帮助的方式或金额、损害赔偿金额另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
家庭暴力的起诉状写法如下:原告的基本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基本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家庭暴力离婚起诉状怎么写
家庭暴力离婚起诉书怎的写法:首先,应当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等基本情况。然后,应当写明具体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法律规定。最后,载明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020.02.25 151 -
家庭暴力起诉状应该怎么写
家庭暴力起诉状的内容为: 1、双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联系方式和地址; 2、诉讼请求涉及法院认定为家庭暴力庭暴力,可能会产生损害赔偿,建议在诉讼请求中列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 3、事实和理由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简单的写
2022.03.18 497 -
家庭暴力离婚起诉状怎么写
家庭暴力离婚起诉状应该这样写: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3、请求离婚的诉讼请求,家庭暴力的事实和请求离婚的理由;4、证明对方有家庭暴力的证据及其来源,有证人
2022.04.16 768
-
家庭暴力诉状怎么写
关于家庭暴力诉状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如下事项:①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②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③证据和证据的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2022-06-28 15,340 -
家庭暴力离婚起诉状怎么写
不管是家暴离婚还是因其他原因离婚,诉状的起草都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系当事人双方的身份信息,即原告与被告的姓名,年龄,民族,住址,联系方式等。第二部分是诉讼请求,第一部分是要求离婚,如果有孩子,需要一起
2021-10-22 15,340 -
家庭暴力起诉状范文怎么写
尊敬的女士/先生,您好,您的问题已收悉。 根据您的描述,这个离婚案子内有出轨、家暴、抚养费三个主要的方面要处理;另有一个借贷关系,一共是两大类问题待解决,而且这两个大问题我们可以一并诉讼,方便处理。
2022-03-20 15,340 -
家庭暴力起诉状应该怎么写
原告:王XX,女,汉族,XXXX年XX月XX日生,住XXXXXXXXXXXXXX号,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 被告:李XX,男,汉族,XXXX年XX月
2021-04-29 15,340
-
01:03
家庭暴力离婚怎么起诉家庭暴力起诉离婚的步骤如下: 1、撰写起诉状,起诉状中写明原被告基本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和证据等等,请求法院判决离婚并支付离婚损害赔偿; 2、带着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到法院立案; 3、法院会进行离婚调解,如果调解成功的送达调解书,调解不成功
586 2022.06.01 -
01:23
家庭暴力怎么办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遇到家庭暴力了怎么办 当遇到家庭家暴时,建议采取以下方式: 1、拨打110报警,当遇到家暴时,应该立刻进行报警,并保留报警记录。如果家庭暴力的行为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或其他犯罪的,公安部门通常会进行立案侦查,追究家暴者有关的
3,329 2022.04.15 -
00:56
家庭暴力怎么离婚被家暴了可以和对方协议离婚,对方不同意的可以起诉离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确定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
1,19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