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放在押人员罪刑期是怎么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私放在押人员罪刑期可参照如下 1.私自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或者授意、指使、强迫他人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的; 2.伪造、变造有关法律文书,以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3.为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通风报信、提供条件,帮助其脱逃的; 4.其他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行为。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私放在押人员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高检发释字[2001]2号) 为依法办理私放在押人员犯罪案件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犯罪案件,对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私放在押人员行为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解释如下: 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在被监管机关聘用受委托履行监管职责的过程中私放在押人员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四百条第一款的规定,以私放在押人员罪追究刑事责任;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人员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四百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追究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判刑规定是《刑法》的第四百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私放在押人员罪量刑规定?
私放在押人员罪的量刑规定是,一般情形下,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3.30 107 -
私放在押人员罪判刑最新规定?
行为人触犯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负有监管职责的司法工作人员。
2020.02.25 95 -
私放在押人员罪既遂量刑规定是什么
私放在押人员罪既遂量刑的规定如下: 1、私放在押人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是指重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犯罪分子;多名犯罪嫌疑人、被
2022.04.14 174
-
私放在押人员罪怎么量刑?
私人在押人员罪的立案标准: 一、擅自将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者授意.指使.强迫他人将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 二、伪造、变造有关法律文书、证明材料,使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
2021-11-09 15,340 -
私放在押人员罪怎么判刑
私放在押人员罪既遂一般的判刑在《刑法》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2022-07-02 15,340 -
私放在押人员罪怎么认定
(一)罪与非罪在监管工作中,因警惕性不高、警戒不严、管理松懈而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或者由于工作粗枝大叶、疏忽大意而错放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这种情况一般属于职务上的过错,不构成犯罪,但是
2021-06-02 15,340 -
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怎么判的
私放在押人员罪既遂的处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四百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2022-07-05 15,340
-
01:25
破坏私人财产怎么定罪
破坏私人财产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2,128 2022.04.17 -
01:02
私人放贷款是否合法
私人放贷款是合法的,私人放贷属于民事行为,只要不超过一定规模和人数,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 但以下情况的除外。 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能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同时,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
3,444 2022.04.15 -
00:57
异地羁押规定是什么
直接涉及到异地羁押的法律,主要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当中。该条要求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后,该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当然,《刑事诉讼法》中未提到“异地”二字,但与羁押相
3,15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