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去劳动局投诉需要什么材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投诉主要是需要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主要的是书面劳动合同。《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例如: 1、拍照(厂房、设备、人员、大门口、宿舍、营业执照、规则制度、出勤表) 2、录音、录像(索要工资现场录音录像、电话录音) 3、纸质材料(营业执照、工资表、出勤表、花名册等材料,复印件也行) 4、证人证言(同事、客户、邻居、厂房房东等) 5、其他证据材料(姓名牌、胸卡、名片、饭卡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劳动者因劳动争议向劳动局投诉,一般来说需要携带:投诉书或者举报书等申请书、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企业资料等、相关的证据材料。证据材料需要视投诉内容而定。以投诉劳动报酬问题为例,需要携带工资条、加班证明等。
去劳动局投诉需要劳动者个人身份信息资料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信息,有证据材料的最好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公司的通知等。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
去劳动局投诉要什么材料
第 1、投诉人应携带以下资料: (1)投诉人的投诉登记表或举报人的举报内容; (2)投诉人或举报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3)考勤记录; (4)拖欠工资花名册(要有拖欠单位负责人签名摁手印); (5)与投诉人投诉案件有关的相关材料如施工协议或施
2020.12.19 253 -
劳动局投诉需要什么材料
'投诉人应携带以下资料: (1)投诉人的投诉登记表或举报人的举报内容; (2)投诉人或举报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3)考勤记录; (4)拖欠工资花名册(要有拖欠单位负责人签名摁手印); (5)与投诉人投诉案件有关的相关材料(协议或者合同等)。
2020.10.16 145 -
劳动局投诉需要什么材料
投诉人应携带如下材料: 1、与投诉案件相关的具体材料; 2、举报人或者是投诉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3、拖欠工资名单,要有拖欠单位负责人的签名与指纹; 4、投诉登记表还有举报人的具体举报内容; 5、投诉人在所在单位的考勤记录。我 国法律中规定,
2022.04.16 4,179
-
去劳动局投诉需要什么材料?
去劳动局投诉需要劳动者个人身份信息资料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信息,有证据材料的最好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公司的通知等。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2022-06-10 15,340 -
去劳动局投诉需要什么材料
劳动局包括劳动分局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劳动分局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劳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市制定的劳动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到劳动局投诉需要带哪些资料? 第 1、投诉人应
2022-05-15 15,340 -
去劳动局投诉需要些什么材料?
去劳动局投诉需要劳动者个人身份信息资料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信息,有证据材料的最好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公司的通知等。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2022-06-06 15,340 -
去劳动监察局投诉需要什么材料
劳动监察投诉需要准备这些材料:1、投诉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2、投诉人证明材料。投诉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应提供原件核对);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注册登记资料。
2021-12-15 15,340
-
01:02
去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劳动仲裁需要以下资料: 1、劳动者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 2、劳动仲裁需要仲裁申请书、身份证以及复印件、相关证据复印件、证据清单和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资料; 3、劳动者需要在从辞职那天算起的一年时间
4,785 2022.04.17 -
01:09
劳动合同要去劳动局备案吗
劳动合同到劳动局备案,不是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于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协商一致之后,以真实的意思表示在劳动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同时,合同内容合法、符合法律规定,那么这份个人的劳动合同就此生效。所以,我国并未强制要求劳动合同需要
1,538 2022.05.18 -
01:00
劳动仲裁撤诉需要带什么资料
劳动仲裁撤诉需要带的资料,一般只有撤诉申请书。撤诉是原告行使诉讼权利的体现,应当由原告决定是否提出申请。起诉是原告的诉讼行为,撤诉也应该是原告的诉讼行为。被告除提起反诉外,不得为撤诉行为。原告是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撤
2,42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