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当防卫分为哪些情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正当防卫,是指不是危害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而采取措施防止侵害的行为。 1、防卫过当。它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所需要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行为。 2、防卫挑拨。它是指行为人故意挑逗对方,使对方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接着借口加害于对方。 3、防卫侵害了第三人,也叫局外防卫。它是指防卫者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以外的人实施的侵害行为。 4、假想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根本不存在,由于行为人猜想、估计、推断不法侵害行为存在,而对其实施侵袭的一种不法侵害行为。 5、事前防卫,也叫提前防卫。它是指行为人在不法侵害尚未发生或者说还未到来的时候,而对准备进行不法侵害的人采取了所谓的防卫行为。 6、事后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终止后,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的所谓防卫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只有同时具备下列五个要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 一、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 二、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三、主观条件:具有防卫意识; 四、对象条件:针对侵害人防卫; 五、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正当防卫过当的情形如下:防卫人明知自身防卫行为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为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损害发生;防卫人知道自身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损害不会发生;防卫人应知道自身防卫行为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疏忽大意而不预见,甚至造成重大损害。
-
-
哪些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
以下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 1、在战斗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暴力侵权; 2、对假设中的非法侵权行为进行正当防卫; 3、对尚未开始违法侵权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4、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的违法侵权行为人的正当防卫行为; 5、不是针对正
2022.04.14 1,308 -
哪些情形下属于正当防卫
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4、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2020.12.01 136
-
什么是正当防卫,非正当防卫有哪些情形,正当防卫行为如何承担责任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它是对不法侵害者进行反击,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的行为,是刑法规定的保护行为人
2022-02-15 15,340 -
非正当防卫包括的情形有哪些
非正当防卫,是指不是危害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而采取措施防止侵害的行为。 1、防卫过当。它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所需要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
2022-06-13 15,340 -
我们的正当防卫可以分为哪些情形, 应该怎么确定正当防卫行为
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我们的正当防卫可以细分为三种情形:(1)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
2022-03-20 15,340 -
哪些情形属于正当防卫
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求,才能构成正当防卫:一是原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中正当防卫的原因必须是客观的非法侵害。非法是指法令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的条件。对于精神病人的侵害行为,一般认
2021-12-05 15,340
-
01:30
正当防卫标准正当防卫,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让国家、公共利益、自己或别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 2、必须是发生了不法侵害行为。这里的“不法侵害”,是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我国法律所明确禁止; 3、必须是正在发
9,036 2022.04.15 -
01:01
无过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无过当防卫和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 1、无过当防卫属于正当防卫,两者其实属于同一范畴。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无过当防卫,是以正当防卫为前提的。判定无过当防卫时,也应当遵循防卫中当事人关于防卫目的、方式方法、起因、时间、限度
2,896 2022.04.17 -
01:14
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主要从以下四点进行区分: 1、两者危险来源不相同。正当防卫的危险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不是公民与生俱来、随时可使用的一种权利,只有在公民受到不法侵害时才可以行使;紧急避险的危险除了来自人的不法侵害之外,更多是来自自然
1,02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