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开庭可以带电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院开庭可以带电脑。律师参加庭审,必然要携带相关物品,比如手提电脑、手机、公文包等。这些物品能更好地辅助律师从事发表法律意见、辩论观点等庭审活动,提升庭审效率。根据相关规定,进入法庭的人员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接受人身及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持有效工作证件和出庭通知履行职务的检察人员、律师可以通过专门通道进入法庭。需要安全检查的,人民法院对检察人员和律师平等对待。
《关于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维护司法公正的意见(试行)》第十一条律师持本人有效律师执业证依法参加诉讼,进入法院时,律师本人及携带的诉讼材料、物证、笔记本电脑和公务用包等免予安全检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院开庭可以带电脑。律师参加庭审,必然要携带相关物品,比如手提电脑、手机、公文包等。这些物品能更好地辅助律师从事发表法律意见、辩论观点等庭审活动,提升庭审效率。根据相关规定,进入法庭的人员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接受人身及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持有效工作证件和出庭通知履行职务的检察人员、律师可以通过专门通道进入法庭。需要安全检查的,人民法院对检察人员和律师平等对待。
在法院开庭不可以接电话。开庭审理案件时,无论是原、被告,还是其他所有人,包括法官,都不能接电话。开庭审理是法院审判程序的核心阶段。审判程序可分为开庭审理前的准备、法庭审判(即开庭审理)、生效裁判执行等基本阶段。开庭审理的结果就是裁判(即判决或裁定),法院做出的裁判在满足生效的条件后即成为生效裁判,生效裁判进入执行程序予以执行。
-
法院开庭可以网上开庭吗
法院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网上开庭。人民法院立案后,是否可以在网上进行开庭,法律未作明确的规定,法律只规定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时间和地点后,应当在开庭前三日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对开庭的地点未作出规定,目前我国某些法院为了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
2021.12.11 8,765 -
法院离婚开庭可以只带家属去吗
离婚开庭可以带家属,只要当事人的家属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规定禁止旁听的的条件,且案件没有不公开审理的,就可以作为旁听人员旁听。
2020.11.09 203 -
法院开庭可以找旁听开庭吗
凡是公开审理的案件(除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涉及个人隐私和国家机密的案件都是公开审理的),理论上都可以去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2020.05.25 286
-
可以带手机去法院开庭吗?
一般情况下,件开庭时,被告可以携带手机,但庭审时不得随意接电话。因为法庭是庄严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七条明确规定了不得携带进入法庭的物品,主要有六大类:1、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以
2021-11-18 15,340 -
法院开庭离婚可以带过去吗
你好 一般是不给旁听的,但是经过法院批准是可以的公民旁听公开审判案件的规定(一)依法公开审理案件,公民可以旁听,但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未经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除外。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持有效证件要求旁听
2023-02-13 15,340 -
去法院开庭可以没带户口本吗
根据相关法律,对于法院开庭用带户口本吗瑞安 法院审理案件时,对原告的身份证明没有特别的规定,因为原告起诉时已经提供了足够的身份证明,不然也不可能被法院受理,进入诉讼程序。但是,特殊情况下,携带本人的身
2022-08-15 15,340 -
法院开庭可以网上开庭吗
法院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网上开庭。人民法院立案后,是否可以在网上进行开庭,法律未作明确的规定,法律只规定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时间和地点后,应当在开庭前三日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对开庭的地点未作出规定,
2021-12-18 15,340
-
01:08
法院开庭可以去旁听吗
对于法院开庭是否能旁听,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判断其是否属于公开审理的案件,然后再由法官综合判断能否允许旁听。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除非该案件涉及到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
4,948 2022.05.11 -
01:01
开庭法院让带上罚金是缓刑吗
开庭法院让带上罚金,只能算是刑事处罚的附加刑,不能算是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
1,360 2022.05.11 -
00:55
法院休庭后多久再开庭
法院开庭休庭后,多长时间在开庭,一般会让主办法官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决定。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对法院休庭的具体期限,作出明确的规定。不过法律对公诉案件需要花费的整个时限,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需要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最迟
3,36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