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代表与股东之间债权纠纷,如何办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我国法律规定公司有其独立的财产,大多数的公司的债务都是由公司的财产为限承担债务的。 2、法人代表以及股东如果已经完成了公司认缴的出资的缴纳的,对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未实际缴纳认缴的出资的,需要以认缴的出资为限承担公司的债务。比如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股东A认缴20万,实际缴纳15万,还有5万尚未缴纳,如果公司有债务且公司的财产不足以偿还的,股东A需要实缴缴纳出资以承担公司的债务。 3、不知道你所说的员工是指谁?如果是以公司的名义产生的债务,公司需要偿还。但是如果该员工存在过错的,该员工需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并且公司账户没钱,并不代表公司没有能力偿还债务。因为公司的财产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其他的财产比如房产、办公设备、机动车以及其他的相关财产等。公司账户不足以偿还的,债权人完全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公司的其他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最好提前商量利益分配规则。如果双方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或者实际出资人承担投资风险,实际出资人可以请求确认其股权,要求名义出资人转交股息和其他股份财产利益。如果双方未约定出资人为股东或者出资人承担投资风险,且出资人亦未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者以股东名义向公司主张过权利,出资人仅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者享有债权。
公司之间的股权代持纠纷按照普通的民商事合同纠纷进行处理。具体而言,股权代持协议本质上就属于合同,因此其纠纷的处理是按照民商事诉讼处理的,如果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规定,以及没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且没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那么这种委托持股是有效的。
-
股东之间的纠纷如何处理
首先要确定纠纷的源头,是利润分红导致的还是关于未来经营战略分歧导致的。其次要梳理目前的原始股权结构,了解股权的作用。股权最基本的三项权利就是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分红权。 若无事先其他协议约定,分红权按照原始股权比例进行分红。利润分成导致的问
2020.08.04 145 -
公司股东与法人纠纷导致破产如何处理
公司股东与法人纠纷导致破产的处理方式为:将各自的负责内容梳理清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成立清算组;破产企业的全面接管;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破产财产的清理、清算;制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等。
2020.12.27 166 -
公司名称与法人名称之间的纠纷如何处理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两个以上的企业因已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相同或相似而发生争议时; 登记主管机关应当依照注册在先原则来予以处理。
2020.11.19 205
-
公司法人代表与法人股东之间债务纠纷如何处理
1、我国法律规定公司有其独立的财产,大多数的公司的债务都是由公司的财产为限承担债务的。 2、法人代表以及股东如果已经完成了公司认缴的出资的缴纳的,对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未实际缴纳认缴的出资的
2022-05-04 15,340 -
您好请问在公司法人代表与法人股东之间的债务纠纷如何处理?
1、我国法律规定公司有其独立的财产,大多数的公司的债务都是由公司的财产为限承担债务的。 2、法人代表以及股东如果已经完成了公司认缴的出资的缴纳的,对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未实际缴纳认缴的出资的
2022-04-26 15,340 -
公司法人代表和法人股东之间债务纠纷案件中,如何处理
1、我国法律规定公司有其独立的财产,大多数的公司的债务都是由公司的财产为限承担债务的。 2、法人代表以及股东如果已经完成了公司认缴的出资的缴纳的,对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未实际缴纳认缴的出资的
2022-04-26 15,340 -
公司法人代表和法人股东之间的债务纠纷案件中,如何处理
1、我国法律规定公司有其独立的财产,大多数的公司的债务都是由公司的财产为限承担债务的。 2、法人代表以及股东如果已经完成了公司认缴的出资的缴纳的,对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未实际缴纳认缴的出资的
2022-04-24 15,340
-
01:19
股权赠与公证如何办理在办理股权赠与公证的时候,要先准备好材料,包括以下几项: 1、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材料,比如户口簿、身份证; 2、股权赠与合同; 3、股权赠与人合法持有股权的证明材料,比如出资证明、股东名册、工商局备案的公司章程等; 4、股权赠与人的婚姻情况证
1,196 2022.04.17 -
01:54
离婚纠纷股权如何处理离婚时,对于夫妻双方均持有的公司股份的分配问题,有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持有的是别人公司的股份,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处理各自的股份。如果协商不成,可共同委托评估机构对股份的价值进行评估后,由法院作出判决;2、如果开的是夫妻公司,即公
1,356 2022.04.17 -
01:04
如何代理合同纠纷想要代理合同纠纷的话,第一,要确定代理人的身份,按规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地的社区、单位及相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以上这些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1,06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