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有哪些法律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在应负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刑事责任限于构成重婚罪时应当承担的责任;民事责任包括下列: 1、离婚时分割财产和确定权归属时,无过错方应得到照顾。如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改房,离婚时,如果是过错方取得房屋产权的,过错方应给予无过错方按该房屋市场价一半金额以上的补偿,或对产权按照顾无过错女方及子女作分割。 2、停止侵害。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判决当事人解除关系,停止继续侵害合法配偶权益; 3、损害赔偿。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向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若是男女双方同居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最后却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在解除同居关系时,难免会在财产分割、债务分配等的问题上存在争议,此种情形若是无法协商处理因同居引起的纠纷的,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况的规定是: 1、当事人有较固定的住所。 2、保持较稳定的性关系。 3、断续或较长时间在一起共同生活。 4、双方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有配偶者与他人婚外同居时,既不去登记结婚,也不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如果构成了重婚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没有构成犯罪,则无过错方可以在离婚时要求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 但这一过错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不对财产划分形成直接影响。
-
有配偶与他人同居会负法律责任吗
有配偶但仍和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有可能涉嫌重婚罪,应当负法律责任,受刑事处罚。重婚罪是指配偶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
2022.04.16 424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怎么认定责任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认定责任的标准是: 1、已经结婚,有配偶; 2、与他人同居,甚至以夫妻的名义和他人同居; 3、有配偶而重婚的,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021.01.01 89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律规定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偶尔地与他人同居,不属于法律上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如果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则构成重婚,属于《刑法》制裁的对象。一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无
2021.01.26 571
-
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有哪些法律责任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在应负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刑事责任限于构成重婚罪时应当承担的责任;民事责任包括下列:1、离婚时分割财产和确定权归属时,无过错方应得到照顾。如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
2021-03-11 15,340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同居有哪些法律责任
配偶与他人同居,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的,法律责任将面临刑事处罚,因为这种情况构成重婚罪,将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不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则不构成重婚。
2021-11-25 15,340 -
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有什么法律责任?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在应负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刑事责任限于构成重婚罪时应当承担的责任;民事责任包括下列:1、离婚时分割财产和确定权归属时,无过错方应得到照顾。如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
2021-03-11 15,340 -
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离婚损害有以下赔偿内容: 1、无过错方可以在提出离婚的同时要求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2、分割共同财产时,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将根据照顾无过错方合法利益的原则作出判决; 三、其它法律后果
2021-11-06 15,340
-
01:04
发包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发包人和承包人是建设工程合同中的主体,其中,发包人在工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 1、按照约定提供给承包方材料、设备、设计图纸等资料,否则造成的损失由其自己承担,并且赔偿承包方因停工等所造成的损失;2、发包人应当采取措施来弥补因自己的原因导致
1,532 2022.04.15 -
01:01
工程转包法律责任有哪些工程转包的法律责任有三种,即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一种民事责任:因为转包而产生的拖欠材料费、租赁费、农民工薪水等等费用,转包人自己或和实际的施工人一起承担连带支付责任;因转包而出现的安全事故的责任承担,转包人要和实际施工人,就安
1,771 2022.04.15 -
01:01
侵犯版权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未经授权许可出售版权作品,属于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因此,侵犯版权是一种违法行为,违反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责任如下: 1、行为人如果侵犯著作权,或者侵犯了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1,88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