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诉必然引起再审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凡是人民检察院按照再审程序提起的抗诉,人民法院必须受理和审理,并作出裁决。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赋予其对生效判决、裁定有权直接提起再审。这首先是人民检察院自身职能决定的,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其抗诉权是公诉权的自然延伸,这两种权都必须包含着法律监督的内容,否则法律监督权必然落空,检察权也难完整。所以,检察机关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当事人的权益都有权对生效错误裁判抗诉以立即启动再审。其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抗诉案件,经审理后,对于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抗诉,维持原判。”显然,此规定是对二审中驳回抗诉应在“案件经过审理后”进行的限定,我们认为,对审判监督的抗诉,也应当适用,法院驳回抗诉的决定应建立在对案件全面审查的基础上,只有在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审理后才能作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申请再审、抗诉都是维权的一种,自己选择。民事案件必须是通过再审才能申请检察院抗诉,如果没有通过再审程序,直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
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的区别?
1、抗诉的对象不同 二审抗诉的对象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而再审抗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2、抗诉的权限不同 除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任何一级人民检察院都有权对同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提出二审抗
2020.01.03 869 -
再审抗诉期限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
2020.02.05 585 -
刑诉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的区别
1、抗诉的对象不同:二审抗诉的对象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而再审抗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2、抗诉的权限不同:除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任何一级人民检察院都有权对同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提出二审抗
2020.12.09 315
-
关于抗诉是否必然引起再审程序问题
凡是人民检察院按照再审程序提起的抗诉,人民法院必须受理和审理,并作出裁决。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赋予其对生效判决、裁定有权直接提起再审。这首先是人民检察院自身职能决定的,人
2021-08-05 15,340 -
检察院抗诉必须再审吗
可以申请再审、抗诉都是维权的一种,自己选择。民事案件必须是通过再审才能申请检察院抗诉,如果没有通过再审程序,直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
2021-12-23 15,340 -
对抗诉的案件还有必要再审吗?
(一)接受抗诉及对案件再审时的法院的审级再审程序是一种补救程序,它不是每一案件都必经的诉讼程序,也不是一审程序、二审程序之外的三审程序,因此人民法院对抗诉案件进行再审不是增加了审级。人民法院接受抗诉及
2022-06-13 15,340 -
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有区别吗
1、对象不同:二审的抗诉对象是尚未生效的一审裁判,而再审抗诉对象则是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其中有的是一审生效的裁判,也有两审终审的裁判。 2、抗诉机关不同:二审抗诉的机关是原审法院的同级检察院,再审抗
2022-05-11 15,340
-
00:50
撤回起诉后还能再起诉吗
撤回起诉后还能再起诉。撤诉之后,当事人仍然可以同一事实同一理由起诉。和解在法律上的含义就是指,双方当事人不通过法院而达成了协议,所以签和解协议无需到法院,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在协议书上签名盖章即可。撤诉并不代表着放弃权利,撤诉的法律
3,273 2022.04.17 -
00:51
撤诉后还可以再起诉吗
撤诉后还可以再起诉。撤诉之后,当事人仍然可以同一事实同一理由起诉。原告撤诉或者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法院应予受理。如果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是离婚案件,在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情况下,比照《中华人民
6,778 2022.04.17 -
01:38
申诉与再审的区别
刑事案件中,再审是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进行审判的程序,申诉只是发起再审程序的其中一种方式。 刑事案件中发起再审程序的方式包括:1、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发现本院判决、裁定存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决定是否再审;2、最高人民
2,61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