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现场现场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没有人身伤亡的,当事人自行协商赔偿,并尽快撤离现场,使得交通恢复正常。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发生非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 (1)比照道路交通事故案进行调查、取证。 (2)进行事故认定。 (3)对当事人的处罚不能适用交通管理法律法规。 (4)损害赔偿。
事后报案是指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案,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交通案件。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在第一时间报案,不能拖延,否则,报警时间拖得越长,保险公司拒赔的可能性就越大,一切经济损失都可能因延误报警时间转由自己承担。
-
怎么处理交通事故现场
处理交通事故现场: 第一步:立即停车,避免危险; 第二步:查看现场,拍照取证; 第三步:事故报警,保险报案; 第四步:撤离现场,确保安全; 第五步:事故发生,解决纠纷。
2020.06.04 171 -
交通事故现场怎么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2020.11.16 173 -
交通事故现场怎么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
2022.06.11 233
-
什么是道路交通事故现场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是指发生事故的车辆、伤亡人员和事故有关的物品、痕迹等所占有的路段或者地点的空间范围。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两大类。 原始现场是指现场的车辆、伤亡人员、牲畜以及与事故有
2022-02-15 15,340 -
交通事故现场现场破坏如何处理
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破坏现场的,不会根据车辆对责任进行分摊,而是由故意破坏现场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
2022-04-24 15,340 -
交通事故现场现场破坏怎么办?
如果交通事故现场被他人故意破坏,那么要追究该行为人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
2022-05-11 15,340 -
现场道路违章怎么处理
现场记录的交通违章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处理:1、 违法当事人持现场清单、驾驶证、行驶证原件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然后持银行出具的违法行为办理缴费收据,返回当地执法交警支队办证大厅受理窗口解
2021-12-04 15,340
-
00:30
对于无法现场勘查的事故处理方式是什么对于无法现场勘查的事故,经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保留部分或者全部事故现场,待条件具备后再继续勘查。具体来说,保留全部现场的,原警戒线不得撤除;保留部分现场的,只对所保留部分进行警戒。如果是因为肇事者逃逸或者故意伪造、破坏现
1,123 2022.05.11 -
01:08
施工现场三违指什么施工现场三违一般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
6,828 2022.04.17 -
01:13
网上起诉需要去现场吗网上起诉不需要去现场。互联网诉讼立案时不用到现场,等到立案审核通过就需要邮寄诉状等材料到法院,或者到现场提交,开庭时需要到达现场。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1、重大涉外案件;2
10,89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