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的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严重,是指: (1)携带武器装备或者军事秘密脱逃的; (2)煽动他人或组织他人脱逃的; (3)在战斗最激烈、最关键时刻,在重要岗位上脱逃的; (4)滥用红十字会旗帜或徽章以及以私自佩带红十字微章和袖章的; (5)舰艇、飞行人员放弃舰艇、飞机脱逃的; (6)对处在危难情况下的军人和友邻部队,可以救援却脱逃的; (7)采用暴力、威胁手段达到脱逃目的等。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是本罪的加重处罚情节。一般是指由于行为人犯本条罪,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战时遭受严重失利,或者严重影响了本次战役全局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的处罚: 1、构成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的一般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该行为属于情节严重情形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行为人战时临阵脱逃而使得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的定罪处罚: 1、构成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的,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如果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则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行为人战时临阵脱逃给战斗、战役造成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的惩罚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临阵脱逃罪只要行为人在战场上、战斗中或临战状求下,实施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情节严重或者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最高可判处死刑。
2020.07.10 90 -
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的惩罚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临阵脱逃罪只要行为人在战场上、战斗中或临战状求下,实施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情节严重或者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最高可判处死刑。
2020.06.24 126 -
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判几年?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后,因贪生怕死、畏惧战斗,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
2020.09.12 117
-
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怎么处罚量刑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严重,是指: (1)携带武器装备或者军事秘密脱逃的; (2
2022-05-15 15,340 -
构成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怎么处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严重,是指: (1)携带武器装备或者军事秘密脱逃的; (2
2022-05-15 15,340 -
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量刑处罚是怎样的
犯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的,应这样定罪处罚: 1、行为人在战时临阵脱逃的,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如果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行为人战时临阵脱逃给战斗、战
2022-07-12 15,340 -
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战时临阵脱逃罪有三个量刑档次: 1、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2-05-17 15,340
-
01:27
脱逃罪认定标准
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在受审、押解途中逃跑的,也属于脱逃行为。脱逃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是直接故意。脱逃包括暴力脱逃和非暴力脱逃,也包含单人脱逃和多人脱逃。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脱逃,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1,666 2022.04.17 -
01:34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构成要件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指的是在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时,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行为。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兵役管理活动秩序。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依法服兵役是
1,168 2022.04.17 -
01:11
逃税罪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逃税罪的处罚标准为: 纳税人通过采用隐瞒、欺诈等方式虚假申报纳税、或不纳税,所逃避缴纳税款的金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作罚金处罚;涉嫌逃避缴纳税款金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
1,78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