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于根本违约条件是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根本违约的认定条件是: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是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如果致使了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则为根本违约。《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根本违约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制度。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本违约是指违约的后果已经妨害了合同目的实现,包括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仍不履行和一般违约但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两种情形。迟延履行、履行不能、不完全履行或者先期违约都可能构成根本违约。
根本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其他违约行为将导致合同相对方合同目的落空的违约方的严重违约行为。构成根本违约的类型有: 1.履行场合。迟延履行并非必然发生根本违约,但如果合同对履行期有明确的约定,而且履行期之约定在合同中显然处于重要地位时,则迟延履行通常会构成根本违约。 2.不能场合。履行不能得分为原始不能与嗣后不能,区分当事人是否有可归责性而分别可能发生合同无效或债务不履行责任。在当事人具有可归责性的场合,具有可归责性的当事人要承担履行不能之责任,又由于履行不能已使合同的整个目的落空,这种违约行为无疑应作为根本违约,非违约方当事人自得解除合同。 3.全履行场合。在不完全履行场合,通常债务人已履行给付义务,只不过是由于履行义务不完全,或者是由于附随义务的不履行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在债权人合同目的落空场合,或者说危及作为合同关系之基础的信赖关系时,则应作为根本违约,允许债权人解除合同;否则即不能作为根本违约。
-
根本违约的认定条件
根本违约的认定条件: 1、当事人之间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 2、一方有迟延履行债务或者其他违约行为; 3、一方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相对方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021.01.22 227 -
根本违约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根本违约的认定条件为,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其他违约行为将导致合同相对方合同目的落空,符合这一条件的就认定构成根本违约。认定根本违约的关键在于违约行为是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构成根本违约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粗可以要求违约方承
2021.04.02 154 -
根本违约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根本违约构成要件: 一、必须存在违约事实,这是构成根本违约的前提; 二、违约后果损害被害人,损害应广义解释,涵盖商业利益损失、标的物损害、商业机会损失等; 三、违约方预测,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人在同等情况下也预测根本违约的结果。 有下列情形
2022.04.14 380
-
根本违约违约的条件
合同根本违约的认定条件是: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是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如果致使了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则为根本违约。《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
2022-06-07 15,340 -
违约成立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必须存在违反合同的事实,这是构成根本违约的前提条件。第二,违约的后果使受害人蒙受损害,这里的损害应作广义解释,应涵盖商业利益损失、标的物损坏、商业机会损失等各种情况。比如时间是否是合同中的关键因
2021-11-27 15,340 -
根本违约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合同根本违约的认定条件是: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是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如果致使了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则为根本违约。《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
2022-05-12 15,340 -
根本违约要件
根本违约是指违约的后果已经妨害了合同目的实现,包括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仍不履行和一般违约但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两种情形。迟延履行、履行不能、不完全履行或者先期违约都可能构成根本违约。
2022-06-07 15,340
-
01:25
根本违约的认定条件
合同根本违约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制度。设立根本违约制度的目的在于鼓励交易,最大限度地实现合同的社会价值。否则,如果放任当事人在另一方违约时不顾违约是否造成严重后果而随意解除合同,则不
1,524 2022.04.17 -
00:58
根据本讲违反哪些法律的民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出现下列的七种民事行为,会被认定为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
2,320 2022.04.17 -
01:05
要约该具备哪些条件
首先,要约是指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要约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而发出的意思表示。该要约要发生法律上的效力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第一是要约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内容具体是指该要约的内容必须具备能够确定合同成立的内容,一般来说要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内容
1,76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