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被开除合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书,员工就享有劳动法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其中,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就是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的强制性法定义务。假如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责令单位缴纳,甚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
未签合同被开除是违法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已经产生了劳务关系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不签合同被开除有补偿吗
有,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
2020.10.26 161 -
员工拒绝补签合同被开除
公司未签劳动合同,要补签,员工拒绝补签,日后发生纠纷是用人单位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
2020.12.15 509 -
旷工被开除有工资吗没签合同
工资应该还是有的,看单位规章制度,如果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是无效的。不知道入职多久,如果超过1个月未签合同,单位已经违规了,自应签未签的次月开始做双倍工资赔偿。有问题,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2020.07.04 371
-
不签合同会被开除吗?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开除劳动者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但如果是劳动者自己不愿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被用人单位开除的,不能申请赔偿,用人单位只需要按照实际用工天数结算工资
2022-06-10 15,340 -
签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就被开除了合法吗
单位的做法是违法的行为,单位要求员工签订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那么在以后单位就可以以此随意开除员工,而且单位不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侵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签订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之后,会按照员工本人意
2022-03-04 15,340 -
签了城管合同会被开除吗
不会被开除,涨工资的可能性不大!一、城管的最新职责。1、贯彻实施国家及本市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2、组织起草本市有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
2022-01-26 15,340 -
没签劳动合同被开除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就应当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内的双倍工资。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否则构成违法解除,劳
2022-04-19 15,340
-
01:09
被骗签合同能申请解除合同吗
被骗签合同,可以申请撤销合同,但是不一定能够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受欺诈而依据非真实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为可撤销合同。受欺诈一方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要求撤销该合同,从而使该合同至始不发生法律效力。但是
1,352 2022.04.15 -
00:59
被骗签的合同还能解除吗
被骗签下合同可以解除。被骗签下合同如果有本人的签字、盖章或者按手印的,当事人可以通过提供录音录像、短信、微信等聊天记录等相关材料,向司法机关证明不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如被胁迫或者被威胁,或者存在重大误解等。被骗签下合同的话,当事人需要保存好现
1,627 2022.04.15 -
01:08
被骗签了合同如何解除
合同订立之后,一般来说都会直接发生法律效力。这时候,双方当事人就应当按照合同的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但是实践中存在一方欺诈的情况,要求被欺诈方继续履行合同,无疑违反了合同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公平原则。因此,民法典第148条以及第149条规定了
2,0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