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的种类以及构成要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防卫过当的种类 在刑法中,只规定了防卫过当的概念和条件,但并没有明确防卫过当的种类。 一、防卫过当的客体 防卫过当的客体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权利,即不法侵害人依法受刑法保护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在这里不法侵害人具有双重身份,即是防卫对象,又是犯罪对象,中国法律支持对不法侵害人的某些权益造成必要的损害的正当防卫行为。但是,同时不法侵害人还有他合法权益,而这部分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防卫过当行为损害了不法侵害人除了刑法允许可以反击,可以损害的部分以外,依法受保护的不允许损害的部分权益。因此,防卫过当也就是对不法侵害人的一种犯罪,只不过其社会危害性较小。 二、防卫过当的客观方面 防卫过当的客观方面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 三、防卫过当的主体 防卫过当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个公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防卫过当的类型:从防卫过当的主观心态来看,可以分为故意的防卫过当、过失的防卫过当与意外的防卫过当;从防卫的对象来看,可以分为通常的防卫过当与假想的防卫过当。
-
正当防卫的五种构成要件
正当防卫的五个构成要件:存在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正在发生;防卫意图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针对的对象是不法侵害人;且不超过防卫限度的。
2020.07.02 148 -
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成立正当防卫的法定条件是: 一、有不法侵害发生; 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三、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
2020.06.16 174 -
正当防卫概念及构成要件
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
2020.06.19 437
-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件
一、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必须是在不法侵害
2022-03-21 15,340 -
防卫过当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过当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防卫过当的前提是进行正当防卫,但防卫过当又不同于正当防卫. 第一,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第二,在主观上
2021-01-06 15,340 -
防卫过当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过当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防卫过当的前提是进行正当防卫,但防卫过当又不同于正当防卫. 第一,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第二,在主观上
2021-01-06 15,340 -
防卫过当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过当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防卫过当的前提是进行正当防卫,但防卫过当又不同于正当防卫. 第一,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第二,在主观上
2021-01-06 15,340
-
00:57
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吗
防卫过当也会构成犯罪,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人进行防卫是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损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其目的是出于反击和制止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这是防卫过当的前提条件。防卫过当应具
2,457 2022.10.03 -
01:01
无过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无过当防卫和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 1、无过当防卫属于正当防卫,两者其实属于同一范畴。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无过当防卫,是以正当防卫为前提的。判定无过当防卫时,也应当遵循防卫中当事人关于防卫目的、方式方法、起因、时间、限度
2,882 2022.04.17 -
01:07
防卫过当如何处罚
防卫过当,即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范围,因而要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导致重大损害的,要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如果防卫过当,把别人打伤:经鉴定属于轻伤以上的,就要承当刑事责任
2,13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