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商标侵权的举证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原告首先要明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所规定的侵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然后针对各种侵权行为确定侵权行为人,侵权具体形式,侵权商品的数量,侵权行为(或侵权商品)的准确发生地点。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有: 1、被侵权人在先权利证明(包括商标注册证等); 2、被请权人产品样本; 3、侵权产品样本; 4、购买侵权产品证明(如发票等); 5、为各种侵权商标或者侵权商标商品及包装进行印制、仓储、运输、邮寄等行为的单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原告首先要明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所规定的侵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然后针对各种侵权行为确定侵权行为人,侵权具体形式,侵权商品的数量,侵权行为(或侵权商品)的准确发生地点。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有: 1、被侵权人在先权利证明(包括商标注册证等); 2、被请权人产品样本; 3、侵权产品样本; 4、购买侵权产品证明(如发票等); 5、为各种侵权商标或者侵权商标商品及包装进行印制、仓储、运输、邮寄等行为的单据。
特殊侵权责任事件中原告应当针对损害事实客观存在;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方面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则应当在自身行为不具有违法性;以及自身没有过错两方面承担举证责任。
-
侵权纠纷举证责任如何确定
原告需要证明的事项有: 1、损害事实客观存在; 2、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 3、行为具有违法性; 4、行为人有过错。 第三个要件实践中原告一般不必单独证明。被告需对法定的减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2020.12.07 123 -
商标侵权的举证责任
对于商标侵权案件所适用的举证责任规定是谁主张谁举证,商标权利人应举证证明被侵权人的侵权事实、本人遭受的损害结果、以及侵权人的侵权事实与本人遭受的损害结果有因果联系。侵权人可以举证证明自己不构成侵权。
2020.03.14 154 -
产品侵权举证责任如何确定,举证公证的通则
构成产品侵权,承担产品责任的条件有: 1、必须有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实; 2、产品存在缺陷; 3、产品缺陷与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生产者、销售者将产品投入市场时缺陷已经存在。
2021.02.18 185
-
侵权责任的举证责任是如何确定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民事侵权纠纷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是依据具体案情才能确定举证的责任,如果是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等的侵权,由被告人负责举证。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
2021-08-03 15,340 -
如何解决商标侵权举证责任的问题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商标侵权的举证责任在原告。如果被告积极抗辩,被告应对其行为承担证明责任。《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
2021-11-17 15,340 -
侵冒商标的索赔权如何认定侵权责任如何确定
(一)级别管辖 首先是商标案件的级别管辖与一般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有所不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商标民事纠纷案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
2022-08-06 15,340 -
假冒商标侵权纠纷举证责任如何规定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评审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评审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当事人的陈述等。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
2022-03-16 15,340
-
00:53
商标侵权的赔偿数额如何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计算商标侵权行为的赔偿数额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计算; 2、按照商标侵权人因为其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润计算; 3、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4、人民法院根据案件
704 2023.01.04 -
01:20
侵犯著作权的赔偿标准如何确定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赔偿标准如下: 1、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该侵权行为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进行赔偿; 2、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则侵权人可以参照该著作权的使用费用进行赔偿。如果侵权人故意侵犯他人著
2,700 2022.10.23 -
01:24
侵犯商标权的刑事责任是什么侵犯商标权的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案情来确定。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第一,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没有经过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犯
1,2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