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抢夺罪的客观方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来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犯抢夺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抢夺罪的客观方面认定如下:客观上,抢劫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出人意料、公然对财产行使有形力,使他人来不及抗拒,而获得大量财产。抢劫行为必须公开进行,抢劫是直接抢夺财产的动机;如果实施抢夺,被害人可以当场发现但来不及抗拒,而不是被暴力制服,或者被胁迫,不构成抢劫罪;伤害和死亡结果另有其他犯罪的,视情况从一重论处或者与抢劫罪并罚。
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来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抢夺行为必须公然进行,但不是指必须在不特定人或多数人面前实施抢夺行为,而是指公开夺取财物,或者说在被害人当场可以得知财物被抢的情况下实施抢夺行为。抢夺行为是直接夺取财物的动机,即直接对财物实施暴力而不直接对人的身体行使暴力;实施抢夺行为的,被害人可以当场发觉但来不及抗拒,而不是被暴力制服不能抗拒,也不是受胁迫不敢抗拒。即使行为人夺取财物的行为使被害人跌倒摔伤或者死亡,也不成立抢劫罪;对伤害与死亡结果另成立其他犯罪的,视情况从一重论处或者与抢夺罪实行数罪并罚。但是,如果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的,则应以抢劫罪论处。
-
入户盗窃主观方面怎么认定,客观方面又是怎样的
入户盗窃主观方面是以违法占有为目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进入家庭及其成员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生活场所,采用规避他人管控的方式,转移而侵占他人财物管控权的行为。
2020.04.24 103
-
抢夺罪的客观方面如何认定抢夺罪
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来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犯抢夺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2022-06-08 15,340 -
抢夺罪的客观方面如何认定
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来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犯抢夺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2022-06-06 15,340 -
抢夺武装部队公文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管理秩序。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或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或印章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
2022-06-04 15,340 -
敲诈勒索罪客观方面的客观方面的客观方面该怎么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
2022-04-17 15,340
-
00:49
销售假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有哪些规定
1、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销售假药的行为是指一切有偿提供假药的行为。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即符合本罪成立的法定结果,这说明本罪在犯罪形态上属危险犯。而销售假
736 2022.04.17 -
00:58
抢夺罪怎样判刑
抢夺罪构成的必要条件有:行为人抢夺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或造成严重情节的,才可以构成抢夺罪;如果涉嫌金额不大,或没有造成其他严重情节的,则不构成抢夺罪。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抢夺罪的判刑标准为:行为人抢夺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或
764 2022.04.17 -
01:05
抢夺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犯罪构成为: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2、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一般的财物,如金钱、物品等
566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