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生态环境,逃逸,破坏生态公益林多少亩入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法律规定,没有破坏生态环境罪这一罪名。 针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法律规定了污染环境罪。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 根据刑法规定,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要件是生态环境的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根据法律规定,没有破坏生态环境罪这一罪名。针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法律规定了污染环境罪。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 根据刑法规定,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要件是生态环境的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
什么是破坏生态环境罪?
《刑法》中只有污染环境罪,没有破坏生态环境罪。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会构成此罪。
2020.06.22 226 -
侵占生态公益林多少亩可以入刑
1、非法占用并毁坏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分别或合计达到5亩以上; 2、非法占用并毁坏其他林地数量达到10亩以上; 3、非法占用第 1、2项规定的林地,数量分别达到相应规定的数量标准的50%以上; 4、非法占用并毁坏第 1、2项规定的林地
2020.03.21 1,008 -
破坏生态林立案标准
1、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它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2020.05.11 1,001
-
破坏生态公益林多少亩入刑
①非法占用并毁坏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分别或者合计达到五亩以上;②非法占用并毁坏其他林地数量达到十亩以上;③非法占用并毁坏上述规定的林地;④非法占用并毁坏上述规定的林地,其中一项数量达到相应规定的
2022-03-12 15,340 -
破坏生态林多少亩入刑
1、非法占用并毁坏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分别或合计达到5亩以上;2、非法占用并毁坏其他林地数量达到10亩以上;3、非法占用第1、2项规定的林地,数量分别达到相应规定的数量标准的50%以上;4、非法
2022-01-26 15,340 -
破坏生态公益林多少亩以上处罚
1、非法占用并毁坏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分别或合计达到5亩以上; 2、非法占用并毁坏其他林地数量达到10亩以上; 3、非法占用第1、2项规定的林地,数量分别达到相应规定的数量标准的50%以上; 4
2022-03-29 15,340 -
破坏生态林多少亩怎么判刑
①非法占用并毁坏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分别或者合计达到五亩以上;②非法占用并毁坏其他林地数量达到十亩以上;③非法占用并毁坏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林地;④非法占用并毁坏本条第(一)项、第(
2022-05-07 15,340
-
01:22
破坏环境罪量刑标准
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就构成了污染环境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污染环境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
3,390 2022.04.15 -
01:07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量刑标准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并不指的是一种罪名,它包括下面多种罪名: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采矿罪、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盗伐林木罪等。每种罪名的量
1,360 2022.04.17 -
01:11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构成要件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指个人或单位故意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污染或破坏环境资源,造成或可能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触犯刑法并应受刑事惩罚的行为。它是1997年新刑法增设的一类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环境资源保护的管理制度。
2,78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