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补贴怎么办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严重疾病处理程序:1。受理城乡生活津贴对象、农村生活津贴对象、城乡低收入或极端贫困家庭的严重疾病对象。2、受理机构指定医院的即时救助;非指定医院的即时救助。3、申请住院医疗救助时,应提交以下材料:(1)、书面申请,并填写《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2)、低保证、五保证;非五保、低保家庭,乡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出具城市低收入对象或农村贫困对象证明;(3)、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出院记录;(4)、医疗费用账单、社会保障或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结算文件;(5)、户籍簿、身份证复印件。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 规范大病保险承办服务。原则上通过政府招标选定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业务。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获得的保费实行单独核算,确保资金安全和偿付能力。规范大病保险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则,合理控制商业保险机构盈利率。 严格监督管理。强化大病保险运行的监管,督促商业保险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和质量的监管,强化诊疗规范,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办理大病补贴如下:医疗救助待遇的申请按属地管理原则,救助对象向户口所在地或街乡社保所提出书面申请;受理街乡社保所进行城乡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待遇的登记、申请受理等工作;审核乡镇民政部门对街乡社保所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
大病补贴在哪个部门办理
新农合报销后还可以申请大病救助,去民政部门申请。大病救助报销需要的手续,主要是以本地区社保中心为主,因为不同的地区当地的医保政策也各不相同,所以按照本地区医保中心政策为主。
2020.04.10 1,360 -
大病补助怎么办理
大病救助申请流程如下: 1、填写《大病救助审批表》; 2、向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大病医疗救助申请; 3、提交住院发票、出院小结等材料; 4、符合条件的,发放救助款。
2020.10.25 1,405 -
什么叫大病补贴
大病医疗补助的含义是:参保人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基础上,为了化解因大病治疗所带来巨大的经济风险而建立的一种医疗补助制度。开展这项工作,是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迫切需要。
2020.05.22 315
-
大病补贴怎么办理?
大病办理程序: 1、受理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乡低收入或特困家庭患大病对象。 2、受理机构定点医院即时救助;非定点医院即事后救助。 3、申请住院医疗救助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1)、书面申
2022-06-18 15,340 -
大病补贴在哪里办理?
国家大病补贴办理流程及其地点: (一)申请医疗救助待遇的申请按属地管理原则,救助对象向户口所在地或街乡社保所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市农村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并提交证明材料。 (二)受理街乡社保所进行城
2022-05-29 15,340 -
办理大病补贴去哪里
国家严重疾病补贴处理流程及其地点:(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申请医疗救助,救助对象向户口所在地或街道、乡镇社会保障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市农村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并提交证明材料。(二)受理街乡社
2021-12-24 15,340 -
大病补贴在哪里办
国家大病补贴办理流程及其地点: (一)申请医疗救助待遇的申请按属地管理原则,救助对象向户口所在地或街乡社保所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市农村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并提交证明材料。 (二)受理街乡社保所进行城
2022-05-30 15,340
-
01:12
如何办理慢性疾病补贴根据我国有关慢性病补助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慢性疾病补助的手续如下:1、审查自己是否符合领取慢性病补助的条件;2、准备医保卡、身份证复印件、住院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等相关资料;3、填写《慢性疾病就诊卡申请表》并提交到市或县人力资源办
8,663 2022.04.17 -
01:18
社保4050补贴如何办理社保4050补贴的办理流程如下:1、向街道劳动保障机构申报就业,并凭《再就业优惠证》、社会保险缴费凭证等相关材料,向街道劳动保障机构提出社会保险补贴申请;2、街道劳动保障机构核实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出具灵活就业证明,并为其向当地县级以上
10,330 2022.04.17 -
01:04
失能补贴办理的条件失能补贴办理的条件如下:1、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享受低保的老人、低收入家庭的老人、计生特殊家庭的老人;2、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最低残疾等级为1级、2级的听力或言语的老人,重度失能的老人;3、高龄津贴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11,78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