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给的抚养费怎么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相关的法律规定,我国《》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法》规定,国家、社会、家长必须为未成年人完成9年义务教育负有责任,至于9年以后的教育,父母就没有必然的义务支付学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 (1)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2)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①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②尚在校就读的;③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要注意的问题,所谓“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对成年子女给付是有条件的,其法定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年子女因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而需要被;二是父母具备负担能力,即父母在维持自己的生活外还有承担抚养义务的给付能力。如果父母因负担抚养义务即不能维持自己生活,则不负担给付抚养费的义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离婚时抚养费怎么给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者全部,具体负担多少以及期限长短,双方可以协议确定,协议不成的,可以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费的标准一般会考虑如下几点: 1、一般情况下,抚养费的数额,法
2021.01.28 115 -
离婚时的抚养费要怎么给
离婚时的抚养费怎么给要根据情况确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子女抚育费的多少,可根据子女的
2021.01.24 80 -
离婚时抚养费怎么算
离婚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分担扶养费,协商不成的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2021.04.21 86
-
离婚时给小孩的抚养费怎么算?
抚养费方面,首先由父母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无论是协议还是判决,都应以三个方面的因素为确定依据:一是子女成长的实际需要;二是父母双方的实际承担能力;三是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抚养权方面,
2022-03-27 15,340 -
离婚时给孩子的抚养费怎么算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
2022-02-19 15,340 -
离婚时女方给的抚养费怎么算?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季度或年度给付。 如果协商一致,一方可以承担全部抚养费的,如果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
2021-04-01 15,340 -
离婚时一方给的抚养费怎么算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
2022-07-20 15,340
-
01:17
离婚抚养费怎么算的
总体而言,抚养费的具体数额取决于父母的负担能力、当地生活水平、子女数量和子女的实际需要等因素。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若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比例给付。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抚养费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
1,119 2021.03.24 -
01:18
离婚抚养费怎么给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分为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定期给付的,一般给付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如果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一次性给付。另外,如果父母双方已经约定好抚养费给付方式和金额,但是给付抚养费的一方下落不明或者暂无经济收入的,可以用
1,015 2021.04.25 -
00:59
离婚后抚养费怎么给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分为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定期给付的,一般给付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如果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一次性给付。另外,如果父母双方已经约定好抚养费给付方式和金额,但是给付抚养费的一方下落不明或者暂无经济收入的,可以用
58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