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迟延有什么法律上的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承诺迟延的处理是:如果承诺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为新要约,但是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承诺仍然有效;如果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的,则除要约人拒绝接受以外,承诺仍然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六条 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或者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为新要约;但是,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七条 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外,该承诺有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延迟承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迟延承诺需要承担以下两种法律后果: 1、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为新要约,原要约失效; 2、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承诺有效,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
2022.07.02 278 -
承诺延迟中承诺延迟和承诺失效
承诺失效的情况有: 1.承诺被撤回; 2.迟到的承诺; 3.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变更,遭到要约人反对的,该承诺失去效力。 承诺延迟的情况有: 1.超过要约规定的承诺期限作出,因而出现了迟延; 2.在要约规定的承诺期限内作出,但由于邮政等其他
2021.04.29 225 -
延迟承诺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承诺本应在承诺期限内作出,超过有效的承诺期限,要约已经失效,对于失效的要约发出承诺,不能发生承诺的效力,应视为新要约。迟延的承诺视为新要约,立即发出通知等于是对此新要约的承诺。
2021.01.11 144
-
承诺迟延的规定是什么
承诺迟延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七条: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
2022-05-13 15,340 -
承诺的迟延有哪些规定
承诺因下列原因可能会出现迟延: 1、承诺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但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 2、承诺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 3、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是出现其他原因的,例如恶
2023-09-11 15,340 -
国家法律上对关于承诺迟延的规定有哪些?
承诺延迟的规定包括: 1、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为新要约; 2、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因其他原因超过承诺期限的,承诺有效。
2021-12-29 15,340 -
迟延承诺应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迟延承诺的法律后果为:一般情形下,迟延承诺属于新要约。如果正常情形下可以到达,因其它原因导致迟延到达,一般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或者在承诺期限
2022-05-25 15,340
-
01:26
承诺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承诺书有没有法律效力,要根据其是否符合法律生效要件来确定,具体的条件如下: 1、出具承诺书的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出具承诺书是否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 3、承诺书的内容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承诺
561 2023.03.22 -
01:22
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继承法》相关的规定,我国的公民可以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立遗嘱处分其个人的财产,并可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立遗嘱将个人的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多人继承。公民也可立遗嘱将其个人的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嘱可以分为:
857 2022.04.17 -
01:01
承诺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承诺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合同的内容,即合同当事人对何种事项作出承诺。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该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取决于其是否满足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三个要件。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
1,95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