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劳动关系法律规定有: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2.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认定劳动关系的方式是: 1.双方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2.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3.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
劳动合同法双重劳动关系,是指一个劳动者具有双重身份和享有两个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或表现为两个劳动关系都是法定的,或表现为一个是法定的劳动关系,另一个却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认定劳动关系的规定是看双方之间是否签订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有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就是应当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如果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要看是否有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2020.02.21 457 -
认定劳动关系
1、搜集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最好有单位盖章)、职工花名册。如无法搜集到上述证据原件,可采取复印或拍照方式搜集。 2、如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劳动者可以到社保局网站上,或到社保局自己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3、
2020.01.26 136 -
关于确认劳动关系的内容
签订劳动合同的,以劳动合同签订的主体确认劳动关系。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
2020.03.12 162
-
劳动法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
劳动法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是: 其 一、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其 二、建立劳动关系需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 其 三、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需要双方实际履行
2022-05-13 15,340 -
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法关于劳动关系中认定人的定义
用人单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人经济组织、私营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用人单位自用人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得超过一个月。
2021-12-21 15,340 -
劳动法关于确认劳动关系的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颁布实施第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
2022-02-04 15,340 -
劳动法中的劳动关系的认定
确定劳动关系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参照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确认建立事实劳动关系,支付社会保险费的考勤记录。
2021-12-25 15,340
-
00:46
没劳动合同怎样确定劳动关系没劳动合同的,可以通过其他的文件确定劳动关系。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的,可以通过工资支付凭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确定劳动关系,还可以通过用人单位
2,165 2022.04.17 -
01:07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什么区别我国劳动法并没有严格规定,劳动关系以及劳务关系的性质。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存在较大区别。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关系受到劳动法律制度的周全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就要受到一般民事合同法
6,299 2022.04.17 -
01:22
劳动关系赔偿责任有哪些劳动关系赔偿责任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种赔偿责任; 1、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包含:因其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律相关规定,再经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其改正,期间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无故扣减或拖欠劳动者工资;拒绝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1,99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