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怎么处罚,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怎么处罚,要看主体身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可能构成贪污罪或者受贿罪,或其他罪名。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主体不同,涉及的罪名也不相同,至于后续的处罚,要根据罪名的不同来看。 职务侵占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规定: 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内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职务侵占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怎么处罚和主体身份是有关的。国家的枳关工作人员,若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可能会构成贪污罪或者是受贿罪,或是其他的罪名。若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则可能会构成职务侵占罪。主体不同,涉及的罪名也不一样,至于后续的处罚,要依照罪名处罚。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怎么处罚和主体身份是有关的。国家的机关工作人员,若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可能会构成贪污罪或者是受贿罪,或是其他的罪名。若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则可能会构成职务侵占罪。
-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什么罪
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款,属于职务侵占罪。根据刑法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0.04.20 1,256 -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什么罪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什么罪,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谋取私利的,构成职务侵占罪; 2、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
2022.07.19 4,012 -
辞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什么罪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可能构成职务侵犯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贪污罪。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触犯了刑法,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需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2020.07.17 490
-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怎么处罚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内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
2023-02-06 15,340 -
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怎么处罚的
1、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有可能构成贪污罪、受贿罪等犯罪。 2、公务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公务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
2022-11-12 15,340 -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什么罪?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可能构成职务侵犯罪、贪污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作。职权,是指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
2023-07-26 15,340 -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什么罪
要看主体身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可能构成贪污罪或者受贿罪或其他罪名,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主体不同,涉及的罪名亦不相同。至于后续的处罚要根据罪名的不
2023-02-28 15,340
-
01:50
2021年酒驾处罚最新规定
我国对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最新处罚规定如下: 1、驾驶人驾驶普通机动车的,其机动车驾驶证会被暂扣6个月。驾驶人驾驶的是营运机动车的,其机动车驾驶证会被吊销,同时5年之内不可以重新考取机动车驾驶证; 2、驾驶人驾驶普通机动车的,会被处以100
5,225 2022.04.17 -
01:13
酒驾标准处罚规定最新
酒驾处罚标准的最新规定,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被认定为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人,需要缴纳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行政罚款。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处以,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的行政处罚。
3,834 2021.03.11 -
01:04
国家对高利贷的新规定
高利贷就是指,严重超过法定利率的民间借贷,在我国高利贷不会受到法律保护,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构成犯罪。2020年关于高利贷的最新规定就是,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
3,711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