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伙贩毒判刑依据有哪些,有没有法律依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有具体的贩毒行为、毒品种类、数量和主、从犯。根据法律规定,贩卖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贩卖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和团伙贩毒的首要分子,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有具体的贩毒行为、毒品种类、数量和主、从犯。根据法律规定,贩卖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贩卖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和团伙贩毒的首要分子,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为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具体贩卖的毒品种类、数量、具体贩毒行为;是主犯还是从犯;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贩毒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是什么
关于团伙贩毒的判刑依据是什么的问题,依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认定团伙贩毒犯罪及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据是我国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中关于毒品犯罪的相关规定。在根据具体贩毒行为及犯罪情节,认定其构成的罪名后,再依据分则规定的刑罚结合总则
2022.04.12 373 -
贩毒处罚有哪些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
2020.09.23 130 -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法律是:对于贩卖毒品数量大的或贩卖毒品团伙的首要分子,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从犯应比照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
2022.12.02 197
-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有什么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为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具体贩卖的毒品种类、数量、具体贩毒行为;是主犯还是从犯;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贩毒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贩卖
2023-09-07 15,340 -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有哪些,怎么规定的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为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具体贩卖的毒品种类、数量、具体贩毒行为;是主犯还是从犯;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 贩毒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2023-08-17 15,340 -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是什么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为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具体贩卖的毒品种类、数量、具体贩毒行为;是主犯还是从犯;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贩毒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贩卖
2023-01-24 15,340 -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为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具体贩卖的毒品种类、数量、具体贩毒行为;是主犯还是从犯;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贩毒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2023-08-05 15,340
-
01:10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620 2022.04.17 -
00:59
个人债务置换法律依据有哪些
个人置换的债务必须是依法可以进行置换的,合法有效存在的债务,且债务人必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才能依法进行债务置换,具体情况为: 1、债务置换是债券持有人作出决定卖出一个或多个目前所持有的债券,以交换其他被认为是相同或类似的市场价值的债券的一种
731 2022.08.02 -
01:15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为: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其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
2,560 202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