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赔偿标准是怎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法院死刑复核的方式是: 1.3人组成合议庭; 2.原则上必须提讯被告人,当面听取被告人的意见; 3.必要时合议庭还要到案发现场进行核实;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需要去当地了解情况的,要深入当地,认真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 4.被告人委托的辩护人提出听取意见要求的,承办法官应当安排,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听取意见时,应当制作笔录附卷,辩护人提交了书面意见的,也应当附卷; 5.合议庭评议案件时,所有成员都应当发表明确的处理意见并阐明理由; 6.必要时,还应提交审判委员会审理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最高法院死刑复核的方式是: 1.3人组成合议庭; 2.原则上必须提讯被告人,当面听取被告人的意见; 3.必要时合议庭还要到案发现场进行核实;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需要去当地了解情况的,要深入当地,认真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 4.被告人委托的辩护人提出听取意见要求的,承办法官应当安排,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听取意见时,应当制作笔录附卷,辩护人提交了书面意见的,也应当附卷; 5.合议庭评议案件时,所有成员都应当发表明确的处理意见并阐明理由; 6.必要时,还应提交审判委员会审理决定。
为正确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
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
2020.11.28 342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为正确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2020.08.18 471
-
最高人民法院判死刑的标准是哪些
问题所使用的“判决”描述是错误的,应改为核准。所有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量刑原则为死刑之罪,且经终审人民法院判决死刑的罪犯,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小组复核其犯罪事实客观存在,证明其犯罪事实存在的
2022-07-27 15,340 -
最高人民法院死刑标准
我国的最高人民法院死刑标准是指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的案件,由有权的人民法院进行复核,以决定是否核准死刑判决并执行死刑的权利。是对死刑的判决和裁定进行复核的权限。死刑核准权在最高人民法院。
2022-07-25 15,340 -
最高人民法院判刑标准
【量刑的规范依据】量刑时,应当依照刑法规定的量刑原则和要素,结合本意见规定的量刑基准、量刑要素、量刑适用规则、量刑方法,决定被告人的刑罚。 第二条【量刑的事实依据】量刑应与被告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
2022-05-18 15,340 -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案件,如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四十四条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
2022-02-14 15,340
-
01:08
意外撞死人怎么判刑和赔偿
意外撞死人涉嫌交通肇事罪,判刑如下: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犯罪嫌疑人会
2,301 2022.04.17 -
01:18
最高院死刑复核程序是怎样的
最高院死刑复核程序是:首先要查明原判认定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根据定罪的证据是否确实以及是否充分,还有罪名是否准确,和量刑是否适当,程序是否合法,然后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核准死刑的决定并制作相应的司法文书。1.若是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应该1
927 2022.04.25 -
01:18
工伤死亡最新赔偿标准
工伤死亡赔偿是职工由于工伤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依据法律规定到工伤保险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以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统计职工六个月所在单位地区的上一年度每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为没有劳动能力的直系亲属,将按照职工本人基本工
2,37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