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怎么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管部门规定,认定投案自首情节为: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另外,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致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应当根据交通肇事罪的既遂犯标准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
交通肇事逃逸和自首怎么判定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1、主观方面:即使交通肇事是过失的心理状态,但是行为人对肇事行是明知的,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 2、客观方面:实施了逃逸的行为。 交通运输肇事后自首的认定: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2020.05.23 124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又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违法行为的,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和《中
2020.07.13 131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会怎么判?
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后又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构成自首,但应以“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为基准,对其自首从轻处罚。《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
2020.08.21 134
-
交通肇事逃逸逃逸后自首怎么判
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肇事司机在肇事后主动报警,并在现场等待交警前来处理,但害怕伤者家属赶来会遭到殴打,在周边群众的劝说下先到附近交警大队投案,在前往交警大队的路途中交警大队电话通知其返回现场,这时候
2022-07-12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逃逸自首怎么判刑
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并具有逃逸情节的罪犯,一般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则应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同时有自首情节的,则在量刑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至于具体的刑罚,还要由
2022-04-11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怎么判?
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交通肇事逃逸自首处罚应该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
2022-07-06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怎么判
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在交通事故逃逸法定刑的基础上上自首,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的除外。 行为人事逃逸后,行为人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仍可自首
2021-11-13 15,340
-
01:39
交通肇事逃逸后还可不可以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后,还可以自首。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为了推卸、逃脱责任而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与自首并不冲突,交通肇
1,345 2022.07.06 -
01:13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应如何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具体如下: 1、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
10,335 2022.09.06 -
01:05
交通肇事逃逸判多少年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后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本质特征,就
3,28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