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能否离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异地能离婚。但只能起诉离婚,一般不能协议离婚。因为法律明确规定,如果双方同意协议离婚,并非必须到颁发结婚证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可以到任何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办理。如果双方不同意协议离婚,则需要到被告住所地的基层法院诉讼离婚。
《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 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二条 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离婚有一个新规定:男女自愿离婚,并且在婚姻登记机关申请了离婚登记的,会有一个三十天的冷静期,在这三十天之内,随时可以撤销离婚。三十天满之后,需要领取离婚证,不领的视为撤销离婚申请。
异地羁押没有法律规定。只要场所是法定的就可以,一般黑社会,职务犯罪或者犯罪情况较重的都会选择异地羁押。犯罪地在外地或主犯在外地的可以异地羁押。只要是犯罪地和居住地都可以,当地法院都有管辖权,拘押地一般同法院地。这就涉及到案件管辖的问题了,异地犯罪者一般关押在其所犯罪的监管场所。
-
能否在异地办理离婚手续异地如何离婚
能在异地办理离婚手续,但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而不能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异地诉讼离婚的,由一方当事人到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即可,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
2021.02.17 182 -
法律规定违章能否在异地处理
违章只能在违章地处理或者车辆号牌核发地处理。根据违章是否现场违章,来决定可以在哪里处理违章。 如果是现场违章,比如直接被交警当场抓住的违章,必须在违章地处理。如果是非现场违章,比如被交通摄像头抓拍的违章,既可以在违章地处理,也可以在机动车号
2020.08.21 106 -
是否能异地离婚
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双方是居住在辽宁、山东、广东、重庆、四川地方的,那么可以拿着离婚协议书、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到居住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即可。 如果不是上述地方的,双方协议一致后,需要回到户口所在地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2021.02.17 124
-
民法典如何办理异地离婚,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办理异地离婚,首先需要开出一份经常居住证明,随后到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离婚。办理离婚登记的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的结婚证;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2023-01-28 15,340 -
法律是如何规定异地传唤的?
1、异地执行传唤,执行人员应当持《传唤通知书》、《拘传证》、办案协作函件的工作证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系。 2、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协助将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到本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犯罪嫌疑人
2022-06-02 15,340 -
法律是如何规定异地传唤的
1、异地执行传唤,执行人员应当持《传唤通知书》、《拘传证》、办案协作函件的工作证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系。 2、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协助将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到本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犯罪嫌疑人
2022-05-17 15,340 -
异地二婚如何办理结婚证?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只能是夫妻户口所在地的一方民政局办理结婚证。必须带的证件原件有男女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有的地方婚姻登记需要出示村委会或居委会的单身证明,不同的地方政策不一样)还有双方证件照片、
2022-08-19 15,340
-
00:59
异地该如何离婚当事人在异地也可以离婚,但是需要通过提起离婚诉讼的方式,来与对方解除婚姻关系。具体来说,如果双方选择登记离婚的方式来解除婚姻关系的话,就应当前往一方户籍地所在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换句话说,如果当事人身在外地的话,就不能够直接前往
1,686 2022.04.15 -
00:47
彩礼钱法律是如何规定的2021彩礼钱法律的规定如下:彩礼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彩礼一般是婚前所得,明确为缔结婚姻关系的赠与,应属于受赠方个人财产。对于双方没有结婚的,应当返还彩礼。已经结婚又离婚的,原则上彩礼不再返还。女方提出离婚彩礼不一定需要退,有权提出彩礼退还的情形具
8,329 2022.04.17 -
02:19
异地离婚手续如何办理异地离婚手续只能通过诉讼方式办理。诉讼离婚的流程如下: 1、委托律师起草起诉状,诉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及现住址;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
2,300 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