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要求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在此情况下,我国合同法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消灭合同关系。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此即债务人拒绝履行,也称毁约,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作为合同解除条件,它一是要求有过错,二是拒绝行为违法(无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此即债务人迟延履行。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中非属特别重要时,即使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立即,而应由向债务人发出履行催告,给予一定的履行宽限期。债务人在该履行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为重要,如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实现,于此情形,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也应如此。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解除条件的,从其规定。合同协议解除的条件合同协议解除的条件,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原合同关系。其实质是在原之间重新成立了一个合同,其主要内容为废弃双方原合同关系,使双方基于原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归于消灭。协议解除采取合同(即解除协议)方式,因此应具备合同的有效要件,即: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强行法规范和社会公共利益;采取适当的形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合同》解除后,房东有权要求解除合同么
在以下情况下,房东有权单方解除合同:承租人违反约定方式,或者不依租赁房屋的性质而对租赁房屋进行使用收益的;承租人迟延支付租金,经出租人催告,仍不于催告期限内支付租金的;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房屋转租于第三人的;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
2021.02.18 170 -
非要求解除合同,可以解除租赁合同吗
在以下条件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
2021.03.26 281 -
-
合同解除的要求
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在此情况下,我国合同法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
2022-08-14 15,340 -
施工合同解除要求
施工合同的解除条件如下: 1、一方当事人明示或者默示毁约; 2、承包人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3、发包人不履行相应义务,催告后仍不履行的; 4、由于不可抗力使得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根据2021实施的《民法
2022-07-01 15,340 -
解除合同违约金要求
解除合同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如果解除合同后,造成一方损失的,另一方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
2022-06-18 15,340 -
要求解除买卖合同吗
一、如何解除买卖合同 解除合同,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一)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 (二)具备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不必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只需向对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解除合同
2022-08-12 15,340
-
01:17
对方违约了怎么要求解除合同对方违约了,不一定能够解除合同。具体来说,我国法律规定了,当事人应当通过以下的途径来解除合同:1、与对方进行协商,双方协议解除合同;2、根据合同的约定,单方面行使约定的解除权利;3、根据法律的规定,单方面行使法定的解除权利。而这里所说的单方
1,151 2022.05.11 -
01:15
劳务合同解除可以要求赔偿吗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但具体要补偿或者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比如:因为员工的个人过失给公司
1,153 2022.04.17 -
00:58
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在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转移财产、抽逃出资逃避债务等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具有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中止履行后
1,53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