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签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误导签下的合同无效不合法。通过隐瞒、欺骗、误导等手段,使在错误的认识上签订合同显示公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主张撤销合同中被误导的条款。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误导签下的合同无效不合法。通过隐瞒、欺骗、误导等手段,使在错误的认识上签订合同显示公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主张撤销合同中被误导的条款。
误导签的合同合法是不合法的。 因为签订合同时应当保证双方当事人在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签订,否则该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无效行为。被误导一方应当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合同。如果误导行为构成欺诈的,受欺诈方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如果误导行为构成重大误解的,误解方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
-
被误导签的合同有效吗
被误导签的合同是否有效要看情况。如果属于有重大误解的合同或者存在欺诈情形的合同,则在当事人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前,合同是有效的,但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后,则该合同无效。
2021.02.13 155 -
被误导签的合同有效吗
如果说被误导的程度可以被认定为欺诈,那么在该合同不存在其他可能导致无效的事由的情况下,该份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需要由被欺诈一方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撤销合同,合同在被依法撤销后,自始无效;但是如果说仅仅是一些不影响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愿的误导,
2022.04.12 1,160 -
合同被误导签有效吗
被误导签订的合同在被撤销前有效。如果属于有重大误解的合同或者存在欺诈情形的合同,则在当事人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前,合同是有效的,但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后,则该合同无效。
2021.03.05 193
-
误导签订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是不合法,无效的。但是需要有证据证明存在欺诈隐瞒的事实,以及要有证据证明是被误导的。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
2023-01-03 15,340 -
误导签下的合同有效合法吗
误导签下的合同无效不合法。通过隐瞒、欺骗、误导等手段,使在错误的认识上签订合同显示公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主张撤销合同中被误导的条款。
2023-02-01 15,340 -
被误导签的合同有效吗
被误导签的合同无效,受误导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
2022-06-03 15,340 -
误导签下的合同有效吗
误导签的合同合法是不合法的。 因为签订合同时应当保证双方当事人在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签订,否则该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无效行为。 被误导一方应当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合同。如果误导行为构成欺诈的,受欺
2022-12-02 15,340
-
01:06
错误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错误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国《民法典》对于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作出了规定,规定中未直接否认该类合同的法律效力。若该合同满足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三个要件,合同被撤销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该合同因当事人申请,被法院或仲裁机
1,845 2022.04.15 -
01:07
代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代签合同要符合法律的规定,才有效力。 合同代签属于代理行为。 订立合同的时候,当事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也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所以,法律没有禁止合同代签,但合同代签要符合规定。 通常,合同代签应符合的规定包括: 要
3,983 2022.04.17 -
00:55
代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如果代签合同经被代理人追认,或者是经由被代理人委托才代签的合同,该代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代签合同是代理行为,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律允许的代理范围内,可以委托他
2,0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