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有个员工为我出庭作证是否牵扯到扣发工资

有个员工为我出庭作证是否牵扯到扣发工资

2022-11-01 11:0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台湾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1回复

专业分析:

证人有作证的义务,但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为由扣发工资或以其他方式为难证人。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依法出庭作证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人单位不可以扣发工资。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员工工作失误能否扣工资,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律师普法更多>>
  • 员工工作失误能否扣工资
    员工工作失误能否扣工资

    员工工作失误能否扣工资,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

    2020.08.01 216
  • 逃税会牵扯到出纳吗
    逃税会牵扯到出纳吗

    公司如果逃税,一般是不会牵扯到出纳的,即出纳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因为公司有偷税漏税的行为而受到处罚的;但如果出纳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则出纳就会同公司一样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受到刑事处罚。

    2020.10.21 384
  • 父母欠钱是否会牵扯到子女
    父母欠钱是否会牵扯到子女

    父母欠钱不会牵扯到子女,父母欠钱应当是父母自行偿还,子女不需要承担代替偿还的责任,但是如果父母去世,子女继承了遗产的,则子女需要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偿还父母的债务。

    2021.02.06 188
专业问答更多>>
  • 员工个人行为侵权公司是否可以扣发员工工资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主体间的关系,不是隶属关系,发生纠纷时应本着平等的原则处理,任何单方做出可能有损对方权益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因此,即便职工个人行为导致公司受损的情况,若双方没有约定的,公司不得擅自

    2022-03-14 15,340
  • 出庭作证可以扣工资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证人见证的补助被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同级政府财政保障。有职场证人作证,所属公司不得减免或变相减免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

    2021-10-24 15,340
  • 出庭作证单位有权扣工资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作证的补助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有工作单位的证人作证,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

    2022-09-01 15,340
  • 公司扣员工工资作为押金是否合法?

    工资应该至少按月足额发放,否则就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该依法支付给劳动者的赔偿金,也应依法支付。否则,劳动者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解决。比如通过调解、申请劳动仲裁、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等方式解决。附相关

    2022-07-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工伤员工工资发放标准 01:29
    工伤员工工资发放标准

    工伤,指的是员工在工作中或者在生产劳动中因工负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员工因工作遇到事故、或伤害或因特殊岗位患职业病,需停工接受治疗的,在其停工期间,用人单位需按照员工在岗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原数按月的发放给员工。一般停工留

    4,440 2021.04.25
  • 员工离职扣工资合法吗 00:48
    员工离职扣工资合法吗

    员工离职扣工资的,该行为是否合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员工属于正常离职,并且未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扣工资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收到投诉后,应当进行调查,查证属实的,应当责令用人单位足额支付工

    6,381 2022.04.17
  • 员工工伤期间工资如何发放 00:52
    员工工伤期间工资如何发放

    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一般会让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发放,并且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伤治疗期间工资的支付周期通常是按月支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伤导致的停工留薪待遇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即使有特殊情况允许延长,最多也只能再延长12个月。

    3,485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